“五合章”褪色:民主童话破灭

2010年10月21日 07:16   来源:红网   朱永杰

  贵州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是“五合章”的诞生地,几年前,这枚民主理财章被称作“史上最牛印章”,曾被看作是“一枚质朴的民主之印”,体现了基层政府“权力的分立与制约”。但是,如今“五合章”的民主监督威力也大不如前,具体表现为提交“五合章”审查的报销票据已经越来越少了,2010年上半年里“五合章”审查的票据仅仅只有5张,平均每月不到1张。(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枚“五合章”才诞生不过四五年时间,就已日渐衰微,甚至要褪掉颜色,快不管用了。一个常识是,印章就是用来盖的,利用率越高越说明事情多业务多变化多。反之,如果总是闲着,则说明无人做事,无进展无故事无效果。尤其是财务印章,用得越频繁,钱就花得越多,办的事情就越多,忙啊忙,处处欣欣向荣,总是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记忆犹新,2006年4月,这枚刻着“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总共被分成五瓣,分别由村民选出的4名代表和1名村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大大小小的经费开支,5人中只要有一人不同意,村干部的票据就不能报销。从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圭叶村经过“五合章”审查的票据总共有258张,平均每月接近26张。那个时候,村干部主动到县里乡里“争取项目”,忙得很。而今,每月平均不到1张,这只能表明“村干部没有为村发展出力气”,懒得去干事创业。“干事情没油水,还可能倒贴钱,谁还愿意干啊?”这句话流露的心态都不陌生,但“五合章”弄得村干部没有了干活的积极性,实在难堪。

  应该说,这些年乡村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负担因为税费改革大为减轻,被鱼肉的现象大大减少,村干部随意摊派的敛财之举几乎绝迹,乡村的天空在变蓝变净,这是“三农”之福。但是也必须看到,乡村治理还问题很多,矛盾很大。透过“五合章”近年来的遭遇,不难发现,村干部并没有成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领头羊”,乐于奉献,吃亏在前,让广大村民心服口服,产生口碑效应,而是在“油水”面前丢人现眼,要么无所事事,要么挑肥拣瘦,“自毁长城”。

  “五合章”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童话。中国乡村的土壤会产生什么样的民主,作为一个命题,考验着当今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变得如此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村民自治就是一条充满光明的路子,虽然漫长曲折,但已经开了头。“五合章”不过是乡村民主的一个插曲,有着村民自治的影子。只不过,它的遭遇已经告诉我们,乡村治理之路还任重而道远,复杂的“三农”问题解决起来是需要奏响交响乐才会富有成效,中国农村的文化积淀异常深厚,其中与民主和文明相悖的成分也必须正视,这个大背景只能让“五合章”童话般留下美丽的幻象。

  不管怎样,“五合章”毕竟引起过世人的欢呼雀跃,它寄托着朴素的民主形式,包含着原始的民主含义,在一个小山村让村干部看到了捞油水的绝望,仅此,它就不枉来人世一遭,足以让我们深深鞠躬,表示由衷的敬奠。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