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血荒是一幅世相图

2010年10月20日 07:16   来源:红网   朱小猪

  昆明市持续三个月库存血量短缺,现在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各大医院推迟需要供应血液的手术,病人被迫自己找血。据采血工作人员称血量短缺一方面是因为临床用血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大学搬离市区,献血主力军之一的大学生减少。(10月19日《山东商报》)

  近两年昆明血荒时常出现,昆明血液中心和各大医院只会哭诉,大学生和农民工们“傻傻”的奉献,公务员们却为别人指责自己不献血而委屈,说他们在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通过血荒中他们的各自表现,就能描绘出一幅世相图来。

  第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垄断部门习惯于推诿责任、寻找借口,而不是踏实地去解决问题。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献血并不抵触,却并不知道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无偿献血是否安全,是否会传染艾滋病等。有市民质疑为什么血液中心和医生们不主动献血,血液中心则说他们很低调,虽然70%以上的的员工都献过血却不宜宣传。问题是,市民们看不到你们的献血证明。有些时候,人们献血200毫升,却被抽300毫升,他们只说是盖错章。面对这些质疑,血液中心本来应该出来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宣传,并用事实来化解人们的质疑。可他们却如没事人一般,连自己门前的雪都不愿意扫,出了问题就来哭诉。

  第二、大学生和农民工在全国各地都是无偿献血的主力人群。他们的热情源于他们朴素的爱心,只要是“利人不损己”的事情,他们都会积极地去做。他们没有过多地被浮躁的社会所污染,即使他们承受着社会的歧视眼神,他们考虑问题时却没有多少功利色彩。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无偿献血被医院高价出售,他们也知道献血可能会有危险,可他们依然在做。他们的朴素和热情让他们成为中国的良心,虽然他们不是喊不出多么高昂的口号。

  第三、“我觉得我的爱心被烙上了商品的印记。”据说这是绝大部分公务员对无偿献血不“感冒”的原因。有人说,指责公务员不如农民工有爱心,显然是苍白的,应该说是公务员等人群对血液流通机制存在更多的怀疑。他们认为公务员理性的冷漠,是医疗系统的“诚信危机”让他们的思想迷离,爱心打折。其实,这样的借口才是苍白的,公务员等人群的理性不如说是深谙世道的世故。他们的逻辑似乎是“社会有坏人,所以我们不做好事”,这种时候,发生扭曲和异化的不仅是某些制度,更是一些人的心。

  制度性问题的解决,虽然要触及一些利益群体,但只要政府真下决心,总会解决。人心的习惯性冷漠,却很难暖热。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