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
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广东版则将《药》换成《祝福》。而巴金反思文革的文章和余华的小说等被新选为课文。(《广州日报》9月8日报道)
正方:我们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鲁迅了吗?
惠铭生
鲁迅不是神,过去他的文章课本占据过多,现在适当删除,补充新鲜“血液”,这也未尝不可。但现实是,中学教材删除鲁迅作品并非出于“正常调整”,而是刻意“去鲁迅化”,最近几年鲁迅从教材中陆续“大撤退”,足以见证这一点。
中学教材之所以刻意“去鲁迅化”,一是他所著的文章“过于久远”,时代的隔膜,让当代的中学生已经无法读懂鲁迅以及他的文章;二是鲁迅的作品隐含过多的隐喻,而且文字拗口难懂,校园一度流传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顺口溜,证明很多中学生不喜欢学习鲁迅的作品。但上述两理由根本站不住脚。若说时代背景久远,国学内容所涉及年代岂不更为久远?学生“怕周树人“,也怕文言文和作文,难道我也取消文言文和作文训练?
其实,中学教材刻意“去鲁迅化”,最关键的还是无法看惯、容忍鲁迅思想的无与伦比的战斗性,特别是他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批判以及语言的尖刻。鲁迅作品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已经被有些人认为“过时”而不屑甚至鄙夷了。
我们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鲁迅了?当然不是。鲁迅的作品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但是,他笔下如阿Q、孔乙己、华老栓式的“典型人物”并非绝迹;他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劣根性至今未除;社会还有更多丑恶的社会现象需要淋漓尽致地去批判。当今的社会,我们还十分需要从鲁迅作品中认识社会、反思社会,需要汲取鲁迅的批评精神,向社会各类丑恶行径投去“标枪和匕首”。 中学教材刻意“去鲁迅化”,让“鲁迅大撤退”,不仅浅薄、无知,而且还会抽空民族精神,让国人成为新时代世界的“矮子”,而不是“脊梁”。
“中庸之道”、“奴性十足”、“麻木不仁”等,素来是鲁迅批判的劣根性。让中学生熟读鲁迅的作品,倾听他的“呐喊”,焕发出他们的“独立之人格”,这是其他任何作品所不能企及、也无法补缺的。任何时代,中国人都需要鲁迅,以反思历史,反思自己,观照现实。
反方:阿Q退休以后选好接班人很关键
苑广阔
“阿Q”走了,“孔雀”飞了,“背影”也真的成了背影了。围绕着这些经典文学名篇的退出,各界的争论还在热烈的进行着。平心而论,我觉得这些课文退出与否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经典名篇退出以后,它们的“接班人”能否填补原来的位置,能否赢得读者的真正认可。
不管是阿Q,刘和珍,还是鲁提辖,都没有人规定他们在中学课本里是“终身制”,永不退休。以上这些课文无疑都是经典文学名篇,但是除了这些课文,难道就没有比它们更有文学价值,更有时代意义,更具经典特质的文学作品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用更优秀,更经典,更具时代感的文学作品替代它们,也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这得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这些“接班人”必须是真的优秀,真的经典,真的不负重望。毕竟这些现在被剔除的文学名篇,都是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最优秀最经典”的了。而新入选的文章,或者创作的年代较短,或者流传范围有限,还没有经过读者真正的检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新旧更替的优势所在,有些新入选课文,确实是当代文学经典,值得信任,还有些课文则具有开创性的特点。比如人教版教材新选入的巴金作品《小狗包弟》,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在以往,涉及文革内容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是极为鲜见的,这无疑算是一个突破,意义重大。再比如新入选的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尽管属于“荒诞文学”,但全文都是用一个18岁孩子的口吻进行叙述,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广大中学生的心理共鸣。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