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兵虽撤,“谋”未变

2010年09月06日 07:02   来源:人民日报   李乔
    驻伊拉克美军近日正式以“新黎明行动”取代始于2003年的“自由伊拉克行动”,驻伊美军作战任务结束,剩下的约5万名美军士兵将在伊拉克承担顾问和训练任务。

    事实上,美军撤出伊拉克以及筹划中的撤出阿富汗,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冷战后近20年来的美国全球战略发展脉络看,前10年,美国主要是消化冷战胜利果实,重点向苏联势力范围扩展,并积蓄力量;后10年,则是依仗其实力,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战争,进行全面扩张。但是,目前这种扩张已超出了美国实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久拖不决的两场战争大有撼动美国霸主地位之势。

    美国虽然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但它不会放弃中东这个战略重点。去年2月,奥巴马宣布的伊拉克新战略有三个部分:一是撤军,即2010年8月31日结束作战任务,2011年底撤出全部美军;二是继续通过外交、政治和发展手段,帮助建立独立负责的伊拉克政府;三是美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展开全面接触,改善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安全形势。这意味着美国未来仍要在中东大干一番。

    美军兵虽撤,“谋”未变。“谋”就是战略大方向。结束伊拉克战争,并不会改变美军目前的战略重点,那就是遏制并打击地区性对手,防范潜在的全球性对手。从美军公布的评估报告看,伊朗和朝鲜的“地区威胁”是美军关注的重点,今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更是突出了这种威胁。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在评估该报告时,提出了美军两大战略性任务:一是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彻底击败、摧毁“基地”恐怖主义组织;二是预防和遏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冲突,特别是与伊朗、朝鲜的冲突。其实,美军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潜在全球性对手的防范,美国决心结束两场战争即有这方面的考虑。

    伊拉克战争后期的发展大大出乎美国的意料。从目前的形势看,美国当初设想的以武力建立“民主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实现。或可推测,美军今后将吸取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在以武力彻底推翻一个政权方面会更加谨慎。不过,“伊拉克模式”,即先制裁、后打击的方式,仍可能是美军未来对付地区性对手的一种重要策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要求加强制裁、孤立等非军事手段的作用,使那些“挑战或破坏基于权利和义务的国际秩序的国家陷入孤立”,从而改变其国际行为。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