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农民反映问题后出逃的悲凉

2010年07月16日 09:45   来源:光明网   李妍

  有时候,故事的情节大体相似,但随着时空、人物的腾挪转换,结局却又往往大不相同。这里说的故事,就是农民巧遇总理后发生的那些事儿——七年前,农民熊德明巧遇走访的总理,她鼓起勇气向总理反映丈夫打工被欠薪一事之后,竟在全国引发了规模巨大的追薪热潮,此后其成为维护农民权益的“熊德明符号”,甚至还被评为当年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

  七年后,同样是农民的陈凯旋也巧遇走访的总理,在向总理反映问题后,却最终因担心报复而落得仓惶出逃——7月1日,温家宝在湖南宁乡县考察防汛抗洪工作,临时停车与百姓交谈。农民陈凯旋向温家宝反映当地出现塌陷的问题,还为温总理带路现场考察塌陷的大坑。当晚,镇上流传说,派出所要抓陈凯旋,陈凯旋当即从家里跑掉,三天没敢露面。(7月15日《新京报》)

  在没被人告诉“给政府惹麻烦”之前,农民陈凯旋认为,他向总理反映问题并当向导的那二十多分钟,走的是一条“凯旋路”,因为塌陷问题最终得到了火速解决。可在镇上流传要抓陈凯旋和半夜敲门事件之后,陈凯旋却意识到自己走的那条路并不那么“凯旋”,他选择了出逃,并最终廉价转让了经营的菜店,他想回家种地,因为“这样活起来安生”。

  这一个版本的巧遇总理故事,听到这里让人觉得有点荒唐,更多的则是一种悲凉——一个普通农民不过是因为古道热肠,向总理说了几句民生的实话,事后却心怀惶恐地出逃了三天。老百姓只是说一句实话,就畏惧地方官员报复如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真实民意被阻塞的现实反讽?尽管事后当地政府澄清“敲门事件是个误会”,可在被警告“你把总理带到这里,今后你没好日子过”的阴影下,在某些地方连民众上访反映民情民意,也动辄被称“诽谤政府”的语境中,农民陈凯旋的惶恐出逃,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选择?

  顺延着陈凯旋的出逃路径,一些基层地区普通公众话语权的逼仄却越显清晰。且不说面对上级视察,基层官员自是踩好点、铺好路、说好话、安好人,这样应付检查的常规“路线”,普通民众就算是有掏心窝的民生话,也自是无缘置喙。就算是在日常的民情民意反映中,又有多少民生反映路径不是被非正常地阻塞着?否则,农民陈凯旋提出的塌陷问题,何以在当地人屡次反映时久拖不决,在总理过问之后,又能够火速进行?何以塌陷问题被解决之后,本没有解决民生问题能力的陈凯旋,却成为周边村民祈望解决问题的救星呢?

  正是在这种话语权被剥夺的常态下,农民陈凯旋向总理说的大实话,才成为了这种话语潜规则中的重磅炸弹。它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权力者悉心维护的欣欣向荣的民生气氛,也打破了官场话语潜规则,它暴露出了地方行政的短板,也自然影响到了地方官员的政绩。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民陈凯旋的出逃,也是衡量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尽管很多人认为,地方官员恐怕也未必真敢把一个向总理反映问题的农民怎么样。可从陈凯旋转让菜店时,担忧被有关部门“找茬罚款罚到一分钱不剩”这样的话语,我们或也可从中感知,一个农民被迫脱离“已改变的生活”那种苍凉。

  陈凯旋最终没有被抓捕,当地政府甚至还找他面谈甩掉思想包袱。可陈凯旋还是选择了无奈地逃离——他转掉菜店准备回家安生种地,这已不是一个农民的受迫害臆想,而是在惯常的权力话语霸道中,一个犯险打破话语潜规则的农民,最终付出的悲凉代价。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