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议政,要“诊病”更要“治疗”

2010年03月12日 10:57   来源:中国网   雷钟哲
    日前,在全国政协会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发言表示,据全总去年就职工收入所作的专项调查显示,国企高管与职工收入差距过大,呈现利益群体分化态势。调查显示,75.2%的职工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太公平,有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问题。(3月10日《扬子晚报》)

    上述调查显示的结论,相信不用调查,也能做出如是判断。因为它并不新鲜,反倒是早已存在。同样,侵犯劳动报酬权益突出;劳动争议案件增多;拖欠工资现象严重;超时劳动情况普遍;员工参保水平极低;以及职工领不到或未能足额领到加班费等等,哪一个不是长期存在的无解难题,哪一个得到过认真的对待,哪一个又得到了彻底的治理。要说调查的实际意义,就是搜集了新的数据,提供了新的证明。但如果这些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就会陷入反复议论反复调查之中,如同磨道里蒙着眼睛的驴,始终走不出那个圆圈。而驴还创造了劳动的成果,人却是说了也白说、白说继续说,并且把白说进行到底。

    没错,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还有一些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不是时间,而是态度;不是条件,而是理念;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比如陕西神木实行的“免费医疗”和广东石排实行的“免费教育”,要说条件,他们均不是实力第一,比他们排名在前的大有人在。又比如上述罗列的各种问题,难道真的解决起来,就那么不可能吗?要是真的如此,又何必劳神费力、投入成本地反复调研反复研究,干脆别提算了。

    我的意思是,我们既要诊病,也要治疗,不开处方的看病毫无意义。同样的道理,开了处方,不去打针吃药;或吃了药后不管疗效,让病症继续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现在的问题是,能够看清病相的大有人在,他们都知道哪里存在问题,议起来言之凿凿,论起来滔滔不绝,但最后如何解决?不解决又当如何?没见谁认真追究。遂使矛盾堆积,并且积重难返。

    宋代黄震主张“知行并进”,认为知是为了行,行后才能更知。因而要言行相顾,知行相须。他以饮水为例,饮水须浚其源,浚其源是为饮水,“反舍其水而不酌,何义也?”同样,吃水果须灌其根,灌其根是为食其果,“反弃其实而不食,何见也?”由此,他批评理学后人,有“不欲其切实而独于其高远”之病,指出“今日之所少者,不在讲说,而在躬行。”(《黄氏门钞》卷八十二)今天的很多现象,都与黄震的批评相似,讲的多,行的少。其结果,就是使一个个问题总是存在,得不到及时解决。如果能够针对一个问题,比如超时劳动又不付酬,下决心进行整治,就不怕解决不了。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老一辈革命家,把存在数千年的卖淫嫖娼污秽迅速地荡涤干净,那难度未必就小。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