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亚运风 唱响“珠江颂”

2009年12月21日 06:40   来源:广州日报   徐锋
    珠江作为一条曾在近现代孕育了无数时代骄子和弄潮儿的母亲河,借亚运之机唱响一首“珠江之歌”,打造自己的"音乐名片",理所当然。

    广州应巧借2010年亚运良机,唱响“珠江之歌”——最近,有识之士提出的这一倡议,值得重视。

    《长江之歌》、《黄河大合唱》、《洪湖水,浪打浪》……这些广为传唱的歌曲,在带给人们音乐享受的同时,也悄然推介了这些江河湖泊所在之地。而作为中国境内第三大河流,作为一条曾在近现代孕育了无数时代骄子和弄潮儿的母亲河,在国人的印象里,却没有一张公认且脍炙人口的“音乐名片”。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明年的广州亚运会,为“唱响珠江”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契机。作为珠江水系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广州有着省会城市的文化和区位优势,有着“金钟奖”这样国家级音乐盛会的平台,有着近现代革命的和改革开放的底蕴,借助亚运会这样一个公众注意力的聚焦点,唱响一曲“珠江之歌”,理所当然。

    如何才能唱得响?一种方法,是老曲新唱。其实关于珠江,已有《珠江颂》等一些音乐作品,但客观地说,其知名度即使是在珠江流域,也远非家喻户晓。传唱不广,一种可能性是曝光度不够,这一问题不难解决,只要在亚运年加大传播力度即可;另一种可能性是歌曲本身与普通公众有隔阂,这就需要一分为二:如果是词曲本身的质量或趣味问题,恐难以修补;如果只是包装和演绎方式稍显严肃,则可通过与草根文化、市民文化的糅合而加大亲和力,提高公众接受度。

    另一种方法,则是重起炉灶,在亚运主题上镶嵌进珠江元素,“借鸡生蛋”。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难度自然更大——

    无疑,这支“珠江之歌”,理应立足广府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同理,越有地方特色的,越可能打动国人乃至亚洲人民的耳朵,切不可片面追求“国际化”,而应主打“广东牌”。这方面成功的先例不少,比如广东名曲《喜洋洋》、《步步高》、《雨打芭蕉》等。当然,地域性必须兼顾普适性,否则,也容易陷入自娱自乐的小圈子。

    更重要的是,这首“珠江之歌”,必须具备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音乐力量。这种音乐力量,一方面来自旋律本身的魅力,如《蓝色多瑙河》、《多瑙河之波》、《洪湖水,浪打浪》等;另一方面又来自其词曲蕴含的情感力量,如《松花江上》、《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所引发的情感震撼和共振。一首能唱响的“珠江之歌”,应该具备必要的历史厚度和时代内涵。也就是说,放在时间的坐标上,它的魅力不仅不会因时光流逝、时代变迁而消退,反而会如一曲陈酿,越听越醇香、越唱越绵长。

    除此之外,现代化的包装和“营销”手段也不可或缺。但凡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盛会主题曲”,至少具备以下三个优势之一——受到普遍欢迎的演唱者,如《我和你》之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北京欢迎你》之群星;公众喜闻乐见的视觉和听觉元素;精准的媒介传播通道(歌曲播放的媒介和时段)。“珠江之歌”能否顺利借亚运会“东风”而飙红,这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广州曾经借电视剧《情满珠江》推广过珠江,今天的广州,需要也有能力借亚运之机唱响一首“珠江之歌”。欲超越应景之作,须超越应景之“心”,从一开始就消除“一次性消费”的动机,而是将其放在传世之作的高度,认真打造。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