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快递企业春节歇业没有道理

2012年01月18日 07:23   来源:红网   于文军

  虽然国家邮政局多次发文要求快递企业春节不得擅自停业,但是临近春节时快递“歇业”的情况依然比较普遍。申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歇业,网络购物延迟发货,不少网店和网上商城也出现了发货延迟的情况。(1月17日《新京报》)

  对快递公司春节期间歇业,有人主张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一个理由是快递员工很辛苦。可,其它行业的员工难道就不辛苦了吗?看看那些服务行业的企业,什么时候在节日期间关门休息过?可以说,服务行业的员工,每年春节及其它节日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这是服务行业的特性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节日需求和节日情绪得到了满足。如果服务行业的企业都放假过节了,真不知我们的节日将如何度过!店铺歇业关门,商业街死气沉沉,还叫节吗?快递业属于服务行业,国家邮政局规定快递企业春节不得擅自停业,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既然如此,快递业就得接受这份节日不歇业的辛苦,受不了就别干了。

  对快递公司春节期间歇业,有人主张要给予理解和支持的另一个理由是:节日期间运营,快递公司要按国家规定多付员工工资,加大了运营成本,这个理由不成立。节日期间快递业的运营成本问题可以用市场化的思维来解决,即提高节日期间的快递收费,正如节日期间的消费品价格要向上浮动一样。对此,广大网购者是可以理解的。怕多花钱或不愿意承担上浮的快递费用,可以不网购或错开网购的时间高峰嘛!

  这些年,快递公司的生意之所以红火,当感谢网络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没有网络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没有网购的大规模兴起,快递公司恐怕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只有饿饭的份。快递公司的日子好过了,当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遗憾的是,一些快递公司很不珍惜,“生、冷、硬”的服务态度和众所周知的服务质量,广为诟病。现在,动辄歇业,看来是不想干了。国家邮政局不能熟视无睹,应当顺应广大网购者的心声,出台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予以治理整改。该关门的就关门,绝不惯毛病。一些快递公司春节歇业,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目前国内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邮政局及相关部门应大力发展物流业,加快兼并重组速度,大力发展快递业的“国家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网购者的需要。市场经济也是淘汰劣者的“洗牌”经济,对那些不思上进、不尊重广大网购者诉求的快递公司,广大网购者不妨用脚投票。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