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纳入PM2.5标准:不缺民意,只差动力

2011年12月08日 07:59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李晓亮
    近年混迹中国,真能长很多见识。比如,“三聚氰胺”这种生僻语词,往前推几年,可能只有化工方面博士和研究人员才会浸淫此道,而现在随口问一个六十岁老汉或十六岁学生,他们虽解释不清它的具体成分,但可能都对此耳熟能详,因为这些年没少跟它打交道。

    同样,最近爆红的一个专业名词叫——PM2.5,可见人们关注度已从化工领域转移到气象范畴。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空气微粒监测指标之一。而这个关注背景,则是北方持续多日“雾锁连城”的灰霾天气。

    就如一篇报道开头所说:为躲避地沟油,可在家吃饭;为喝口干净水,可购买净水器;为不摄入三聚氰胺,可不喝牛奶;但当喝西北风,也会中毒时,你已避无可避,无处可逃了。阳光、空气和水,是人生存之本。当空气也被污染,谁人还能幸免?

    所以,最近微博上一个如矿工下班换下的染黑的口罩,以及一个“灰蒙蒙的没有任何内容、却配文为‘今日故宫’”的恶搞图片,在网上疯传。用恶搞解构现实的沉重,只能说明网友乐观幽默,苦中作乐,并不表示污染不严重,也不表明民众对治污没有要求。

    相反,此次雾霾污染之重,正如北京环保局发言人所言,北京空气质量进入第三次危机。第一次是1998年,全年只有100天空气质量达标;第二次是2008年奥运前夕,北京空气质量备受国际压力。

    这次,则连官方公布的数据,都备受舆论质疑。人们显然更愿意相信自己所见所感,而非光鲜的数字政绩。从淘宝上口罩的热销就能看出:淘宝商城各种功能口罩,一天累计销售超3万件,三分之二都是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的。

    有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北京某地连续十几天的空气质量。当按照日期排列在一起时,照片透出的那起伏异常明显的“能见度”——污染最严重时,能见度甚至直逼上述恶搞的无任何内容的纯灰度照片——忠实记录着民众对空气质量的最朴实的日常观感。这组对比刺目的照片,确实触目惊心。

    无怪乎一篇名为《谁拂雾都尘》的专栏提到一个颇像段子却可能是晦涩现实的细节:有次我看到一个胸肺科大夫在抽烟,就很不解地问他。彼答曰,在北京抽不抽烟都没区别。不知群众有无欲望看看北京肺病统计数据,最近几年增长趋势到底如何——但愿这别成国家机密。

    钟南山院士曾介绍过一个识人偏方,大意是看一个人是不是广州人,只需验肺——50岁以上广州人的肺都是黑的,红嫩的肯定不是。现在你会悲哀发现,这个“开胸验肺”理论适用范围之广,令人心惊。

    日前,钟南山直言PM2.5可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危害。可惜,目前空气质量标准仍未纳入PM2.5。环保部表示,从征求意见来看,绝大多数人是赞成纳入该标准的,但普遍实施可能要到2016年。这真像是个玩笑。别的不敢肯定,至少在关乎全民健康的问题上,民众是绝对愿意严格监测标准,改善空气质量的。这哪还用去问?而现在既已得到肯定答复,却还要拖到N年后才实施,这就让征求意见变得更像玩笑了。

    民众早已过河,决策者就别假装摸石头了。洁净空气,时不我待。何况,决策部门不也和民众处于同一天空下,呼吸同等质量的空气吗?哪怕为了自己健康,是否也应尽早荡除环境政策上的尘霾,让全民早日自由呼吸到健康清新的空气?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