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六问”

2011年12月02日 10:12   来源:中国网   谭浩俊
    11月30日晚,中国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距离央行上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到半年时间,是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虽然分析普遍认为,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经济下行风险。但是,有些疑问,却也不得不问。

    首先,此次调整是不是对六大央行“联合行动”的一次“配合行动”?就在同一天,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等全球6大央行也发表声明,采取联合行动,一起下调美元互换利率,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生效时间均为12月5日。显然,这不是巧合,而是步调一致。这不禁让人生疑,为什么中国央行要与六大央行同步行动?难道中国经济也到了危机丛生的地步了吗?要知道,中国经济只是增速放慢,而不是低迷,更不是衰退,并不需要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即便政策需要作出微调,也完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回购、结构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而不需要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准率、降息等手段应当放在明年一季度或更晚一些时候,看一季度经济增长情况再予以确定。很难判别,此次行动是不是又一次被欧美发达国家“绑架”的结果。

    第二,谁是此次货币政策“开闸”的受益者?在极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的意图应当更加明确。那么,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真正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呢?是救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是补充流动性还是平衡流动性?是防经济下行还是防止政府融资平台出险?如此笼统的政策调整,真的很难让人看清其真实目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针对性在哪,谁将是此次政策调整的真正谁益者。如果是为了救实体经济,就不该采取这样的调整手段,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经济下行。那么,楼市调控、政府融资平台整治与规范等又将陷入困局。

    第三,将对CPI带来怎样的影响?央行敢于在CPI仍然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最大的可能是,11月份的CPI将继续明显回落,并回落至“4时代”。即便如此,也不代表防通胀已成“过去时”。要知道,此次六大央行“联合行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又将迅速出现,大宗商品价格也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上升通道。因为,“联合行动”刚刚宣布,国际油价就突破了100元,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而涨。如此,输入型通胀又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防范的重点之一。同时,季节性蔬菜价格上涨、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带来的价格上涨以及与电价调整相响应的产品价格上涨等也很难避免,价格出现反弹是大概率事件。如此,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CPI的冲击和影响并不能忽视。

    第四,为何财政政策“积极”不起来?与欧美发达国家财政手段完全被政治体制所绑架不同,中国在财政政策的运用和协调方面,远比欧美发达国家容易和简单。但是,为什么不在财政政策方面多做些文章,让财政政策变得更加积极一些、主动一些呢?要知道,今年又是一个财政超收年,完全有能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全有条件进行结构性减税,也完全有资本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支持和帮助,而没有必要去“配合”欧美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进行“提前”提前调整。可以这样认为,六大央行的“联合行动”,只能起到强心针的作用,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财政不能突破政治体制束缚、债务危机不能有效化解的情况下,欧美发达国家可能还要出台更多的救市政策。果真如此,中国将备受压力。从这方面看,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值得商榷的。

    第五,将对股市产生怎样的影响?政策宽松,对股市当然是利好。但是,对中国股市来说,这样的利好,更多的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因为,投资者对股市有没有信心,不完全看政策调整,更需要看经济的可持续性、企业的效益。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表面看是积极的,从深层次分析则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一定对实体经济的增长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那么,如果上市企业的成果不能对投资者产生足够的信心的话,股市仍然不可能出现有效的上涨。而如果因此而带来CPI的大幅反弹,那么,此次的股市“提振”,极有可能是一种灾难。

    第六,政策何去何从?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间接影响可能要比直接影响大得多。一方面,它是不是政策的转向,会引起诸多的分析和猜测;另一方面,对开发商、地方政府等也会带来无限遐想。因为,在开发商、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下,都在等待着政策的转向,等待着政策放松。那么,此次政策调整,会不会影响楼市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和管理呢?开发商会不会再度出现死杠房价的现象呢?而地方政府会不会因为政策的调整而重燃大拆大建的热情呢?这些都需要认真分析和观察。也正因为如此,政策的何去何从,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当不是政策的转向,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政策微调。

    总之,此次政策调整还是值得好好思考和研究的。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