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任潘”组团网上卖房是炒作亦是自我救赎

2011年12月01日 07:08   来源:红网   江德斌

(潘石屹任志强组团网上卖房:卖出白菜价也不反悔)

  一向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意见“分歧”的潘石屹和任志强终于组成了联盟。联合其他18家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准备将“定价权”交给购房者。首期将推出100套房,零元起拍。(11月30日《北京晨报》)

  网购现在已是很风行的消费模式了,小到饮料服装,大到珠宝汽车,只要是符合网购标准的,都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商品。应该说,网上卖房虽然稀奇,但也并不为怪,平时即有私人上网发布二手房抛售信息,也有中介、开发商发布新楼盘预售信息,将其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不过,开发商组团网售却是第一次,着实能吸引不少看客的围观,说其为炒作亦不为过。

  在此之前,潘石屹已经有过多次试水,拿出旗下少量商铺和住宅在网上竞拍,从实际成交效果来看,价格确实比市场低了不少,甚至还有被网友“秒杀”的惊险历程。潘总自己总结还算过得去,自诩开创房地产销售的新模式,这螃蟹的滋味是尝到了,自然需要不断完善推广,培养潜在客户,以形成气候。在时下房地产调控趋紧的局面下,平常销售模式受到阻碍,探索网售则是开发商自我救赎的一条新路。

  公众对地产大佬任志强和潘石屹已是非常熟悉,二位都是地产界的风云人物,言行举止均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二位虽然是好友,但在楼市走势和调控政策上颇有分歧,甚至常常针尖对麦芒,因某些问题而激烈争吵。这一次的组团网售,相当于联手合作营销,试图打破时下冰封的楼市格局,以在销量和资金回笼上有所帮助。首批100套房源不算多,在全国铺开卖的话,简直是沧海一粟,对整体市场形成不了冲击,至多也是心理上的影响。

  网售除了开拓销售渠道之外,亦能如潘石屹所言,可以发现真实的市场价格。网友通过竞拍模式来公平角逐,在经济实力和可承受范围之内出手,就不会任由开发商单向出价,从而形成由购房者决定的市场价格。当然,这就要遵守网络交易的游戏规则,必须在公平、公开、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尊重网友的合法竞拍。切不可搞暗箱操作,为了把房价托起来,找些枪手来造势,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信誉,使网售房产模式流产,可就得不偿失了。

  房产网售已经开始了,估计得有不少人嘀咕,这样搞的话,网售价格肯定要比现实中低,那么该降几潘才好出手呢?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