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与乳品标准制订的专家表示,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送审稿中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新标准被指“倒退”。专家呼吁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让公众了解订标过程。(11月28日《人民日报》)
关于乳品标准的争议,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去年7月,新的乳品标准颁布,便遭遇“历史新低”的质疑,当时卫生部发言人的回应是,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此后,今年的6月份,乳品标准甚至引发了广州与内蒙古两地奶协的一场唇枪舌战,前者称乳业标准低是为了照顾了乳企低价收购奶源占有市场,而后者则坚称乳业标准的降低不会损害民众健康。相形之下,此番乳品标准再起争议,似乎有旧事重提,甚至炒冷饭之嫌。
不过,此前乳品标准之争,更多还是被聚焦于标准本身的合理性,各方的不同意见,也往往是对标准是否偏低,以及会否影响健康的就事论事。相形之下,此番风波再起,对象则已经不是乳品标准本身,而直指乳品标准产生的程序。
事实上,虽然乳品标准的降低引发了广泛质疑,尽管也不乏公众因标准而废食,并发誓以后只吃洋奶粉,但对于标准迁就国情的说辞,也不乏公众表示出一定程度的理解。毕竟,“水至清则无鱼”,既然标准总是相对的,只要标准的制定有科学依据,无害于健康,的确也不必苛求。
不过,假如不是一位参与乳品新国标讨论会专家曝出料来,乳品标准之争,其实很难争出太多名堂,甚至难免外行看热闹的嫌疑。相比民众的坊间热议,一位亲身参与乳品新国标讨论的专家的说法,无疑更具权威性。然而,当专家也对乳品标准颇有质疑,更曝出乳品新国标初稿是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时,乳品标准的问题,看来并不在于“今生”,而更在于其“前世”。
标准,顾名思义,当然是为了标定并确立行业的运作的规范,说白了是要扮演“裁判员”的角色。既然如此,规则如何定,即便运动员有建议权,也并不能全由运动员来说了算。当乳品标准居然交由相关企业起草,本质上其实是让运动员来当裁判员,这个标准的胳膊肘会往哪里拐,自然也就不言而喻。某种程度上,行业标准即便要必要让相关行业的企业来参与,但企业其实只能有建议权,最终的标准定夺与取舍却需要由中立的第三方标准委员会,而这其实是任何标准组织都必须遵循的惯例。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只是起草标准,而并非最终的确定,交给企业也无妨,只要后续的标准讨论能遵循标准制定的规范即可。这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没错,然而问题在于,乳品标准由企业起草之后,相关的标准讨论与确定过程究竟如何,却并没有任何机制来保证起码的透明。标准诞生的背后,究竟经历了哪些程序,开了哪些会议,谁参加了,如何辩论,标准的条款确定,作为攸关各方利益的标准诞生,不仅应该事无巨细的公开,同样应该有明确的标准。
而在国际上,标准组织制定标准,则早有完善的程序。标准组织不仅有自己严密的组织架构,更有公开的网站,标准委员会的成员,会员,相关标准组织会议纪要,标准更新的详尽理由,几乎都事无巨细的在网站上公示,只要登录标准组织网站,标准组织的所有活动,标准成长的每一步,便都历历在目。正是有了这样的透明公开,才使得标准经得起挑剔,也难以藏有猫腻,利益集团即便想对标准制定过程进行公关,也将难于下手。从这个意义上说,要避免标准一出生,便带上了硬伤,的确更需为标准本身立好规矩,确立“标准”。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