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等乳企起草)
专家们气愤地答复人民日报记者,“我没什么可说的,说了有什么用?!”昨天,人民日报以“谁在制订食品安全标准”为题,请几位专家讲述了乳品新国标的出台过程,原来再权威的专家也拗不过几家乳业巨头,到最后关头,最关键的标准竟然莫名翻盘。
去年3月,乳品新国标一经公布,即遭到媒体和公众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订被大企业所绑架。”至此,似乎终于找到了原因——是乳业巨头们操控了标准制订。
其实,这样的结局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这次再度引发人们的忧虑,不单单是由《人民日报》披露,更在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前不久,思念、三全、湾仔码头三大饺子品牌均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速冻面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允许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关于食品安全标准,已聚集了国人的普遍焦虑——它到底是约束食品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是为企业遮丑的护身符?
据专家披露,乳业新国标制订时,按照一份“内部待议稿”,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这本当无可厚非,乳业巨头们有专业的技术与经验,由它们来起草,本意是能有一个较高的起点。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巨头们却显然没有为行业作表率,反而挟国标以令诸侯——任由它们喝令的,显然不光是诸多小企业,就连监管部门与专家也无可奈何——这就是让参与制订的西部乳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气愤不已的原因,“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翻?”——这俨然是一种肆意的篡改。
专家的无可奈何令人同情,但监管部门的无能为力却让人忧愤。显然,在新国标的制订上,在行业巨头面前,再度暴露出监管部门的孱弱。为何能任凭巨头们肆意修改最关键的标准数据?为何能对巨头们如此放心?此次的新国标制订缘于三聚氰胺事件,因此不由得人猜测,倘若没有此事,倘若三鹿不倒,是否它也会被邀请参与制订一项标准?是否也会容忍三聚氰胺登堂入室?
更令人担忧的是,任由乳业巨头操控国标,实则形成了一种垄断,今天敢篡改国标,明天就可以随意提价。专家也早已指出,“新国标降低标准最终将带来少数乳业寡头的垄断。一些以经营常温奶为主的大企业可收购更多原奶,从而有足够资源占领市场,而对质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进一步减少,最终影响市场拓展,加剧垄断。”(7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
面对这种情况,当务之急应是尽快对这份新国标进行重新修订,而最根本的,则是祭出反垄断大旗,让安守低标准的垄断者日子不再那么好过,让追求高质量的企业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