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期,G20取代G8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事务对话平台。当时,G20的主要挑战是美国失控的金融体系;2011年后危机时期,一度沉寂的G20再次崛起,这一次,G20的主要挑战是欧洲债务危机。戛纳峰会召开前夕,希腊政府匆匆宣布的就新救助方案举行全民公投的消息,把这次峰会原定的其他议题都扫到了桌角,一个不亚于金融危机、可能更具历史性的新挑战,摆在了参加G20峰会的各国领导人面前。
市场对于希腊公投的反应是迅速的:受此消息拖累,全球金融市场周二起掀起了狂飙:道指重挫297.05点,报11657.96点,跌幅2.48%;纳指下跌77.45点,收于2606.96点,跌幅2.89%;欧股重挫3.5%。黄金跌0.8%报1711.80美元,原油下跌1.1%报92.19美元。欧元对美元也大幅下挫。亚洲市场也随后下跌。然而,比投资者的利益受损更令人担心的是,希腊公投计划开了一个坏头。这个坏头可能带来的最差的结果是,一旦其他受困于债务的欧洲国家群起效仿,那么,我们可能会目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集体债务违约,受此影响,希腊国家将破产,全球金融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的信用将大部归零,而欧元区也将和欧元一起土崩瓦解。全球的外汇交易、储备大受影响的同时,欧洲引以为傲的福利型社会模式也将宣告终结。
即使结果没有这么差,希腊的投票者最终选择勒紧裤带、勤奋工作,以积极还债的方式维持国家的基本信用,损失也已造成:公投本身,就意味着以国内全民意愿来博弈全球市场信用体系。不管结果如何,全民意愿都已成为对抗债务的工具。这种模式本身,就充满危险。
希腊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剧烈的方式对抗债务压力?显然,为了接受国际援助而必须付出的紧缩财政代价,已经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日子难过为反对党攻击执政党提供了无尽的素材,社会的剧烈动荡也让执政党应对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要继续唱“大家勒裤带”的戏,就需要全民授权。否则,其执政法理性就会遭遇数不清的质疑。
G20峰会前这个意外的、令人难以应对的变化,一下子击中了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设计缺陷的命门。从欧元区来看,从设立之初,就没有什么风险防范机制。大家都希望加入后分区域经济增长的那杯羹,而没有想到,如果出现危机该怎么办。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已久,但是,既没有退出机制的设计,也没有阻断危机蔓延的设计。大家都在局中互相牵扯,由此导致一国债务成为全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隐患。经济一体化的益处,是一荣俱荣。但是,希腊新危机再度表明,这种利益均沾模式并非完善,因为也可能一损俱损。
无论可能在圣诞节前后进行的希腊公投前景如何,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欧元区各国暗中都必须各自打算了。作为欧元区支柱国家,并一直积极维持欧元框架的德法两国,现在必须考虑,对于高债务国家的援助可能会遭到国内更大的压力:为什么要拿我们的钱,去救可能赖账的地方?而那些处于债务风险中的国家,也必须考虑,用财政紧缩换取援助可能会在本国内面临多大的政治风险。
这种情况对于欧洲之外的国家同样是一种预警:一是如果大规模购买欧债资产和欧元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小;二是一旦欧洲债务国家不愿意用财政过度紧缩的方式换取援助,他们迟早会在出口上想办法。这意味着对于新兴经济体的汇率问题,将格外敏感。
种种结构性问题造成的纠结,显然不是G20有能力解决的,即使欧洲债务危机是会议的最主要话题。真正可以突破的话题是,在欧美屡屡出现大规模违约挑战下,欧美主导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是否应该来一场更积极的变革。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