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减速,通货膨胀却仍维持超6%高位,近期决策层对政策预调微调的表态,又令未来一年中国货币政策备受关注。从总体趋势上看,明年货币政策不会继续收紧,随着通胀的有效控制,货币政策将以适度放松并回归中性为合理选择,同时更加注重定向微调。
货币政策已逐渐丧失继续收紧的动力。9月份CPI同比上涨6.1%,自6月冲高以来连续2个月回落,符合市场预期,未来可能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央行数据显示,9月M2同比增长13.0%,创7年来新低;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增量环比下跌近三成半,此轮紧缩政策已基本到达最高位。一般来说,紧缩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大概会有6个月滞后期,其政策效果已经显现并将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持续显现,已无必要采取进一步紧缩。
在通胀放缓同时,经济增长也在减速。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1%,低于第一季度的9.7%和第二季度的9.5%。这表明虽然抑通胀仍是当前主要目标,但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出现变化,当对抗通胀收到成效后,如何解决经济放缓就成为重要任务。按照以往经验,如果GDP增速降到8%以下,硬着陆风险大增,政府很可能强化干预措施,货币政策存在适度放松趋势。因此,就目前趋势来看,除非CPI仍持续走高(除去部分商品季节性因素,这种可能性很小),未来不会出现进一步的紧缩措施。
如何平衡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给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强调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并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这实际上释放了货币政策定向适度放松的信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明年逐步回归中性并适度微调可能是最优选择。今年年底到明年初,通胀水平将持续下行,随着通胀趋势逐渐明朗,货币政策将出现定向宽松,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出口下滑、民间借贷中断等问题,央行可能会下调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及1年期央票利率(3年期央票利率已经下调),并出台定向扶持政策。明年第二季度,随着通胀水平持续回降至3%左右,货币政策有进一步适度放松的空间和需求,会适度降息和存准率。明年下半年将基本以中性政策为主调,在维持CPI水平的同时,对于一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将会有进一步定向政策性放松,而逐渐减少货币政策一刀切的影响。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