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意见推进“十二五”扩大消费。商务部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确定一个月为“消费促进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以“扩消费、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促销活动。
“消费促进月”,让全国人民节衣缩食11个月后在这个月里尽情体验“大款”的感觉,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倘若公共财政拿出钱来进行补贴,促使商品降价,更是皆大欢喜。近年来,从“黄金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等,为了拉动内需,管理层可谓煞费苦心,结果却差强人意,而“消费促进月”可期指数又有多高?
我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这是制约消费的原因之一。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在上升,到2009年,我国的储蓄率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1%,占当年全球储蓄的28%;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与GDP之比又一路下滑,至目前36%左右。而美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70%左右,欧洲和日本则在50%以上。如果将两者在一时间坐标上画曲线,两道抛物线必然构成一把漂亮的“剪刀”。
即使在CPI高位运行(8月份就达6.2%),存一万元钱一年要损失几百元钱的情形下,很多人仍然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当然,即使不想存钱贬值,现实生活中也难以找到跑赢CPI的投资渠道。中国人爱存钱,宁愿借给别人花(购买外国国债),也不敢自己花,很让外人纳闷。美国《纽约时报》的分析文章甚至认为,“中国的高储蓄源于对饥荒的记忆”。
“饥荒记忆”当然是主观臆断,国人的储蓄偏好除了有一点点“积谷防饥”的传统基因之外,更多的源自现实的考量。公众敢于消费,甚至提前消费,户头里有没有钱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没有对未来——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保障水平等的信心。有信心就敢花钱,寅吃卯粮也无所谓,否则,怎敢当“月光族”甚至“负翁”?虽然,国家财政收入连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公众依然倍感压力。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生活……样样压得公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前景未明,增加了公众对未来的忧虑,有钱也不敢乱花。
此等情势,“降低国内储蓄率、提高消费率”这道多元多次方程式要如何求解?什么“下乡”、“补贴”,或者“促进”,以供应刺激需求、拉动内需固然是一种经济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国内消费不足之困,但“鸡血针”显然对提振公众的消费信心、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没有多大帮助。破解这道方程,除了经济学,还要用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等等。
提高消费,政府首先要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让公众手头有钱可花,同时还要加快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公众后顾之忧,让公众有钱敢花。而合乎时宜的政策选择,不妨从几个方面入手,如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劳动收入的税率以及增加工资等;有意识地降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和份额;加大医疗、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加快推进社保体制的建设和改革,让公众对未来有确定的预期,等等。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