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思念病菌门:监管部门怎能只“监”不“管”

2011年10月23日 07:27   来源:红网   绿色引信
    深陷“病菌门”的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20日晚上9点多在其官方网站挂出声明称:7月就知晓水饺含致病菌。郑州质监局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思念未按规定提交食品召回计划。(10月22日《京华时报》)
    
    思念的官方网站声明开头是这样表述的:今年7月,食品安全部门就检验出批次号为20110628106A的思念牌三鲜水饺含有致病菌。也就是说,质监部门和思念企业早在3月前就知晓思念水饺出了问题,可问题水饺的相关信息为何到现在才予以公布?
    
    相比于沃尔玛的不法行为,思念公司隐瞒致病菌检测结果3个月,销售致病菌水饺3个月,其行为更为恶劣。沃尔玛销售的只是假冒绿色猪肉,那肉没有致病菌,人吃了不会出事。思念则不一样了,有了致病菌的食品,人吃了会带来身体上的损害。这不仅仅是思念企业的道德问题,思念企业已经触犯了刑律。
    
    作为监管部门,质监局检测出水饺致病菌不予以公布,这无疑是助纣为虐。企业的道德不会自觉到能够自先揭丑的地步,瞒和骗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他们停不下那双追利的脚步。思念水饺含有病菌,这个信息姗姗来迟,一个知名企业,一个国家监管部门,都在7月份就知道了思念水饺出了问题,两方联手隐瞒了致病菌,坑害广大消费者。
    
    厂家在知情的情况下继续牟取暴利,属于知法犯法;监管部门在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及时跟踪处理,这是属于玩忽职守,是渎职。面对外界的质疑,监管部门却推脱不知道思念水饺7月份就出现了问题。这就让人搞不懂了,当初是你们做的检测,结果是你们所出,人家的官方网站就是这么说的,敢说你们不知道?不知道水饺患病,又怎么能知道思念未按规定提交召回计划呢?监管部门和思念到底有什么利益牵扯,让他们如此思念思念,甚至不及时公开致病菌信息,让致病菌水饺卖了3年?思念不把诚信当一回事,给我们提供带病食品,你还思念它么?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