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主要用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预计全年对“三农”的投入规模将首次达到1万亿元左右。(10月18日 《人民日报》)
虽然由于媒体的及时报道,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项目和数量基本上做到了公开透明,但越到基层透明度越低,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央下拨的支农资金到了基层,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农民只知道在某些方面中央有支农资金下拨,但本地的具体数额有多少?具体到某个项目或某个乡镇、村组,每个农户是多少?农民就弄不清楚了。
由于农民缺乏知情权,也就难以对下拨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因而有些地方支农资金就曾出现“暗箱操作”被挪作它用,甚至挥霍浪费的情况。据审计署发布的2009年第4号公告披露,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有10省区市财政和有关主管部门违规使用资金26.93亿元,其中用于建房买车5837.4万元;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配套资金不到位65.97亿元。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下拨支农资金在基层分配不公,往往未能用到最急需的地方。有的干部对自己的家乡“特别关照”,有的干部对自己“蹲点”的地方“重点投入”,这么做必然挤占其它地方的支农资金,使得支农资金往往“关系网”内运行,其合理性、公平性大打折扣。
部分支农资金未被规范使用,显然是由于有关部门跟踪监管不力造成的。笔者认为,只有进一步增强支农资金在基层的透明度,才能有效解决部分“三农”资金“暗箱操作”等问题。因此,不仅有关部门在对支农资金的跟踪监管上要更加有所作为,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万亿“三农”资金层层公开透明,尤其是越到基层越要公开透明,让其接受涉及切身利益的广大农民的监督。
基层政府部门应将中央下拨到本地的所有“三农”项目资金和资金用途范围、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申请审批程序和相关要求、支农补助项目资格审核结果和符合补助资格条件的补助对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接受社会和农民的直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支农资金真正惠及“三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