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热”该降降温了

2011年09月30日 13:51   来源:工人日报   胡印斌
    上海地铁遭遇“运营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9月27日下午,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导致一起追尾事故。截至27日19时,已有271人到医院就诊检查,没有危重伤员,无人员死亡。事故发生后,上海市主要领导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每一个环节都要查清。

    这起被新华社称为“中国最为严重的地铁事故”,不仅让公众纷纷质疑上海有关部门此前的安全承诺,也让人们开始审视这些年来国内大城市如火如荼的“地铁热”。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促使铁道部痛定思痛,降低了高铁速度,那么,上海地铁刚刚发生的事故会不会让高烧的城市“地铁热”冷一冷,放慢步子,走得更稳健些,不要总是想着超越梦想?

    这些年来,堵车早已不是“北上广”的专利,就连西部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拥堵。在这个背景之下,地铁似乎成了纾解城市公共交通困局的不二选项。有条件的城市当然要上,没条件的城市创造条件也要上。想不想建地铁,往往成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否具有前瞻性的标志,一些城市甚至将地铁视为提升城市形象的符号。

    地铁还成了房地产业一个闪亮的概念。伴随着地铁的延伸,地铁沿线的房价也一路飙升。而高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地方政府,眼见着地铁既能满足公共交通的需求,又能拉动房地产业的繁荣,自然也乐见其成。

    多家证券研究机构不久前的研报显示,目前国内已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规划,未来5年,我国城轨建设的年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15年,城轨交通线路数量将翻两番。而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2010年披露的数据,当时已有28个城市获准建设地铁。对此地铁“大跃进”,尽管有人提出质疑,但这种声音却被淹没在一片喧嚣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也在呼吁加快地铁建设进程,“再不建地铁的话损失会更大”。

    而在具体的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少城市存在相互攀比、赶工期的情况,由此也出现诸如规划论证匆忙、地质勘探草率、开工建设仓促等等现象。遗憾的是,这些现象往往被视为发展之中必要的代价而被忽略。一些城市的地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频频出现塌方、渗水等预警,也被轻描淡写地理解为可以克服的困难。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日前报道,从今年7月到9月,在北京地铁10号线22个站点中,90%存在渗漏或地面有湿渍的情况。按照住建部颁布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铁10号线绝大多数站点的防水性能都不达标。对此,地铁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和运营方均未发表任何意见。此外,上海地铁四号线也曾因为建设中出现问题,整条线路在几年内都无法正常使用。

    “地铁热”该冷一冷了。无论是出于缓解城市交通的需要,还是发展房地产的诉求,抑或是点缀繁华都市的象征,都不该、不能以民众的生命安全为代价。更何况,城市的繁荣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让民众生活得更幸福、更安全,而不是提心吊胆。

    “没有地铁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这话一度风行得很,可是,没有安全地铁的城市又能有多完整?

    

(责任编辑:王国信)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