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生活好不好有时自己说了不算

2011年06月13日 07:38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中国社科院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考量包括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人均财富等。其中,广州、上海、南京名列前三;北京因环境质量低位列第八,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之后。(6月12日《新京报》)

    有关生活的排行榜叱咤风云,多得如同流行音乐界的各色榜单。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生活质量高不高、性生活协调不协调……所知所想,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权威说法颠覆你的观感,惊悚你的想象。我深信这个“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是个非常学术的东西,师出有名,放在“幸福感”萌动的背景下,也很契合主题,万不可以个体感受否定了专家学者的心血。但报告再美,还是有些令人生疑的地方:比如据说北京就因为受“生活节奏快”、“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在30个省会城市中,名列第八,远低于同样是超大城市的广州和上海,也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后面。

    看到这样的报告,就算北京市民自己生活中有点小抱怨,但落在石家庄等城市后面,多少会有些心生不爽。所谓生活节奏,难道北京快过了广州上海?所谓环境压力,莫非北京糟糕过银川合肥?难怪排在北京前面的“幸福城市市民”也忍不住纷纷留言说:看到榜单再也无法情绪淡定,一定要让自己“内流满面”,因为第一次知道大多和自己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市民,生活质量竟然小不溜秋地就赶超了北京……

    专家的识见,当然不能等同于小市民的感受。但更多人“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还原了这份榜单的弦外之音:身处北京的研究机构,将自己的生活质量指数排在众多城市后头,是不是想据此表达这座城市已经到了“非要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的地步、又或者想表达更多其它的利益诉求?如果结合某些“排外限外学者”的诡异论见,这又似乎是一种职业引导术,告诉很多想去某个城市发展的孩子,压力大、环境差,还是去广州上海混混算了,那些幸福的城市,更适合“诗意栖居”?

    我们早就知道一个道理:生活好不好,有时自己说了不算。你不幸福,挡不住大多人的幸福;大多人的不快乐,挡不住更大多数人的快乐——尽管很多时候你无法知晓“大多人”或者“更大多人”是否是外星人,你也无法知晓他人的感触是否和你一样——但掌控话语权的专家学者屡屡告诉自己:你总是最特殊的哪一个——特别不快乐、特别收入低、特别买不起房、特别对公共决策不满、特别不能识大体顾大局……而其他人,都是天使的化身;而即便网络上吁求一边倒,总有人将之归结为“不可信的少数”。

    生活好不好,有时自己说了不算,专家说了算,排行榜说了算。“你”就是那姹紫嫣红中的一点,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而宏大叙事中的“总体”与“基本”,才是最可资信的一面。生活这回事,入戏太深,也只得下场是花边新闻。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