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不好有时自己说了不算

2011年06月13日 07:38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中国社科院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考量包括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人均财富等。其中,广州、上海、南京名列前三;北京因环境质量低位列第八,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之后。(6月12日《新京报》)

    有关生活的排行榜叱咤风云,多得如同流行音乐界的各色榜单。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生活质量高不高、性生活协调不协调……所知所想,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权威说法颠覆你的观感,惊悚你的想象。我深信这个“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是个非常学术的东西,师出有名,放在“幸福感”萌动的背景下,也很契合主题,万不可以个体感受否定了专家学者的心血。但报告再美,还是有些令人生疑的地方:比如据说北京就因为受“生活节奏快”、“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在30个省会城市中,名列第八,远低于同样是超大城市的广州和上海,也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后面。

    看到这样的报告,就算北京市民自己生活中有点小抱怨,但落在石家庄等城市后面,多少会有些心生不爽。所谓生活节奏,难道北京快过了广州上海?所谓环境压力,莫非北京糟糕过银川合肥?难怪排在北京前面的“幸福城市市民”也忍不住纷纷留言说:看到榜单再也无法情绪淡定,一定要让自己“内流满面”,因为第一次知道大多和自己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市民,生活质量竟然小不溜秋地就赶超了北京……

    专家的识见,当然不能等同于小市民的感受。但更多人“不惮以最坏的恶意”还原了这份榜单的弦外之音:身处北京的研究机构,将自己的生活质量指数排在众多城市后头,是不是想据此表达这座城市已经到了“非要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的地步、又或者想表达更多其它的利益诉求?如果结合某些“排外限外学者”的诡异论见,这又似乎是一种职业引导术,告诉很多想去某个城市发展的孩子,压力大、环境差,还是去广州上海混混算了,那些幸福的城市,更适合“诗意栖居”?

    我们早就知道一个道理:生活好不好,有时自己说了不算。你不幸福,挡不住大多人的幸福;大多人的不快乐,挡不住更大多数人的快乐——尽管很多时候你无法知晓“大多人”或者“更大多人”是否是外星人,你也无法知晓他人的感触是否和你一样——但掌控话语权的专家学者屡屡告诉自己:你总是最特殊的哪一个——特别不快乐、特别收入低、特别买不起房、特别对公共决策不满、特别不能识大体顾大局……而其他人,都是天使的化身;而即便网络上吁求一边倒,总有人将之归结为“不可信的少数”。

    生活好不好,有时自己说了不算,专家说了算,排行榜说了算。“你”就是那姹紫嫣红中的一点,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而宏大叙事中的“总体”与“基本”,才是最可资信的一面。生活这回事,入戏太深,也只得下场是花边新闻。

(责任编辑:李焱)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