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的提法一经出现,很快就得到了中国上至领导层下至普通民众的普遍认同,并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说法,包容性增长就是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与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均等化。这其中,机会均等是其核心和基本要义。因为如果机会不均等,社会缺乏包容性,经济就不可能保持高速而持续的增长。
机会均等强调的是起点、过程的公平,也即社会全体成员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能够面对相同的游戏规则。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机会应对所有人平等开放,只有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很显然,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并不符合机会均等的要求,因为机会均等不等于结果平均,因而不属于包容性增长的范畴。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离包容性增长的要求依然有较大差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我国出现的诸多经济社会失衡问题如贫富差距、仇富心态、劳资冲突等,几乎都能从机会不均等中找到答案。
在个人发展方面,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我国居民生下来就存在着“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差别。不仅如此,这种身份差异还有代际的传递性,即使是农民工进城打工之后,城乡差别的烙印也无法彻底消除。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但城乡教育的机会不公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使得他们在人生之初就输在起跑线上。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说法,农民在进城之前就受到了“前劳动力市场歧视”。
在企业发展方面,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在行业产业政策倾斜、金融支持力度等问题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均面临着较大的不同等待遇。比如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这些企业的地位依然与国有垄断企业不可同日而语。仅以金融支持为例,虽然非公经济创造了几乎一半的GDP,但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只占不到30%的份额。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牢牢占据前10名,而且在整个500强当中占到三分之二还多。不仅如此,一些垄断企业还利用高额垄断利润,大搞内部职工福利。而垄断企业高工资高福利也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实现全体居民的机会均等,是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前提。首先,应该创造一种公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坚决消除各种妨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其次,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摒弃将增长与机会均等对立起来的观点,把人的发展和福利水平提高作为经济发展成就首要的衡量指标;最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市场垄断现象,给予非公经济的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只有如此,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并使全体社会成员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从这一点来看,包容性增长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高度统一的精神本质。
□特约评论员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