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曾提出,中国应该创建一个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贴近居民具体生活和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社区系统。所谓社区,社会学家滕尼斯说,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
9月18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政府借助当地汹涌的民间资本,掀起了一场独特的“民资造城运动”。这不仅造就了小城镇的繁荣,也让当地农民就近转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种种便利。
最近发生的京城大堵车与店口造城,存在某种因果。前者是一场迷局,店口却像一颗棋子,神来一笔或许能解开其中困境。有都市、无社区,是中国“城市化”的短板。店口造的不是坚硬的“城市”,更像一个温暖的“社区”。报道称,每到傍晚时分,店口人在“两岸咖啡”小坐,在联华超市、精品购物街购物,在全国第一家乡镇电影大世界的数码影院看《阿凡达》,在浙江第一家乡镇博库书城购书……啤酒节、农民“舞林大会”、名品店“满100送50”……一场场活动甚至吸引了杭州、绍兴人来凑热闹。
北上广恰如围城,但是冲出围城的白领往往感到无处安家。店口——一个活脱脱现实版的美国小镇,在此安家,不缺活力,更添了宁静。每当我从飞机上瞭望美利坚大陆,长得都一样的小镇、社区美得羡煞人。美国没有城乡差别,因为东部都市和西部小镇“内容”一样,熟悉其一,走遍美国都不会迷路,因为一样的规划、一样的生活、一样的社区。
在店口,政府的职责不在于大包大揽,而在于设计规则,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未来的这座民资之城,不仅是一座消费型城市,也是一座生产型城市。这才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创意之城”。以往,店口这样的小城镇,都是先造气派的政府大楼,然后或围着政府大楼“摊大饼”,或者沿着政府大道“一条线”,生活方便是其次,方便领导轿车检阅形象工程才是首位。更有甚者,不久前北京郊区乡村纷纷奉命“封村”,画地为牢。
我国的大城市小城镇其实都病在一处:社区治理发育不良。上世纪70年代末,韩国政府推出“新村运动”。由民间主导加政府支持到完全由民间主导的过渡,走上以社区治理为核心,政府、社会和农民等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之路。浙江141个“中心镇培育工程”和20个“小城市培育”计划也应该有“全球化社区”的雄心。
蕴育在民间的资本最有活力,蕴育在社区的友爱、风俗、传统、文化等等“社会资本”的力量更是无穷的。民间的、市场的、个体的资本哺育、激活“社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涓涓细流,就像嗡嗡蜜蜂,建造的是一个生生息息的“共同体”。店口先走出这一步,很可喜。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