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7日,在位于北京西直门的华堂超市里,绿豆零售价格每公斤31.6元,比上周已有所下降,但仍和批发市场每公斤11元差价很大。市场人士说,如果绿豆批发价持续下降,不久超市也将会调整价格。
价格的江湖一直不太平静,从国家发改委4月16日发布统计数据:近期生猪价格持续14周走低,到“蒜你狠”、“豆你玩”过后,玉米价格同比涨幅20%,土豆价格腾空翻五番,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那就是农副产品的价格可以离谱得高于或低于其自身的价值,菜比肉贵并不是一个传说。
当然,在此语境下专家和学者可以认为不存在通胀危险,因为,4月份CPI指数是2.8%,并没有超过通货膨胀3%的底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认定物价合理,市场健康了呢?笔者以为,为时尚早。
首先,蓄意炒作的游资还是存在。尽管有专家站出来说“绿豆等一些杂粮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因为去年9-10月份产区干旱导致减产造成的。”但是,面对玉米这个当前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国家库存量很大,农民手上还有余粮,然而价格仍上涨20%以上的局面,我们可以忽略游资助推的力量吗?
其次,流通环节几家欢乐几家愁。在部分农产品价格走高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否认有人因此赚了大钱,也有人在赔钱赚吆喝。毕竟,绿豆之类的杂粮并不存在刚性需求,所以,绿豆虽然疯涨,但是销量并不好,供需双方拉锯于有价无市观望状态,甚至随着价格的回落,部分商贩正承受着割肉之痛。
再之,农民捂粮惜售的心理依然存在。农民种出来粮食自然希望能够卖一个好的价钱,亦如眼下价格不断走高的玉米,但是饲料加工企业依然叫苦收不到粮食,储备不够,并且已经出现进口玉米价格低于国内玉米的情况。
由此可见,在市场物价不稳定的乱相面前,各方面的利益已然纠结成为一张剪不断,理还乱的网,农民也好,商贩也罢,都不过是市场的一个环节,诚如江湖上那句流行 的 话 : “ 出 来 混 , 终 是 要 还的”。所以,谁也无法当一个常胜将军笑到最后。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