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龙首关的“低头”无非在为“利益”让路

2010年04月20日 07:17   来源:红网   崔中波

  云南大理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均建都于此。南诏国统一了大理地区后,在洱海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建立了两座关隘,称为“上关”和“下关”,也叫“龙首关”和“龙尾关”,现均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级重点保护文物。然而,记者近日在大理采访时发现,正在扩建的公路,使龙首关变得面目全非,仅剩的几段城墙也危在旦夕。(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很难想象,在有些地方热衷于从典籍、庙堂和各种建筑物中去寻找所谓的文化、精神家园,甚至于曾荒诞地要大家戳心同力建造所谓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后,还有人公然在自己的文化古建筑上“动刀”——云南大理“忽必烈当年都未能破”的古城墙龙首关南、西两面的遗址,被交通部门不留情面地大肆破坏和野蛮施工,新建的公路基本上要穿古城而过了。

  遗憾的是,这一公然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绕过听证和民意关,在道路施工方做出“施工方与文化部门衔接沟通不及时”、“工期紧,工程任务重”、“碰到道路走向偏高、涉及苍山保护”等牵强理由说明后,似乎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默认,没有人对破坏文物的行为负责,整个内城仍然在紧锣密鼓地开挖,公路建设依旧在马不停蹄地进行。

  看来,有着千年历史的“龙首关”古城墙,不得不为这条云南省主骨架的公路腾地了。而事实上,这其实是在为“利益”让路——一旦“连接大理、丽江、迪庆等地,云南西部通往西藏和东南亚各国”的国道214线上关至北五里桥段的这条扩建公路开始运营,那便可以千秋万世、财源滚滚,外加好看的“GDP”数字的政绩显示。有这等好事在前面候着,哪还顾得上什么城墙被毁?哪还顾得上花钱费力地修复补救?

  实际上,让急功近利思想占上风的古建筑拆除事件,这早就不是第一例了。比如,杭州古建筑、历史街区几乎被拆空毁尽;福建三坊七巷遭遇建设性破坏;襄樊千年古城墙被拆毁;安阳穿城修路严重破坏历史街区……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推土机的锐意推进中轰然倒塌、永远湮没。这其中,虽然打出的招牌各异,但都难以逃脱利益至上、政绩至上的影子。

  所以,如何拯救那些濒临湮没的文明,如何抢救、保护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如何遏制有关部门的利欲熏心与生意经观念,是需要地方政府、文保部门、普通公众共同思考的问题。而显然,保护古建筑风貌,将城市建设与文脉传承之间找到符合人性本质的优势特色加以培养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为居民乃至整个社会,带来长远的、持续的、根本的利益。

  反之,如果一味地为经济让路而不尊重历史文化遗脉,一味地追逐利益政绩而不尊重城市的自我品格,那么,伴随着一个个古城建筑拆毁的强力推进,陪同着一个个文化遗址的灰飞烟灭,那“上无颜面对先祖,下无法对后人交代,成为永远罪人”的,将不再仅仅是上关村民,而是我们所有人。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