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效率是核心竞争力

2010年04月09日 07: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顾宇光

  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与速度?传统经济学家一般都很推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认为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构成是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交通、气候、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供给等这些硬件对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硬件好的地区不一定都发展得好,许多地区的硬件看似不尽如人意,但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相比于硬件,软环境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加大,甚至成为决定一个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核心要素。

  本人在数年的新闻工作中所见所闻,都可以有力地印证这一点。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国内外很多企业和机构纷纷收紧了“钱袋子”,在投资方面显得格外谨慎,这就给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难度。

  资本是长“腿”的,尤其是在劣态的经济环境下,资本这条“腿”就更加挑剔,它总是向着最理想的环境跑。中国有170多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城市的面貌,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即便某地有些独特的资源禀赋,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无法形成绝对意义上的“独家”优势。同时,越来越多的事例也在证明,完全靠经济上的优惠政策来招商,并无多少潜力可挖,而且最终必将走上恶性竞争一途,不可能实现持续科学的发展。

  为长远计,政府的服务质量才应该是一座城市去倾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专家指出,当今区域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软环境的竞争。

  一个城市的软环境可能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遍布于每个细节之中,只要你留意,时刻都可以有切身的感受“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软环境的打造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正是这些环节最易出现“中梗阻”,“上头喊破嗓子、下头跑断腿子”,两头急,而处于中间的执行层却是慢腾腾、冷冰冰。探究“中梗阻”的病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拿卡要”老毛病,二是观念、意识落后。前者人人痛恨,而后者则是昏昏积习所致或制度不到位造成,有些人以文件对文件,以官僚对官僚,条条框框,打架扯皮,结果是脸难看、事难办,吓跑的是客商,影响的是发展。欲消除“中梗阻”,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在于制度创新,在于优化诚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与硬件建设不同,一座城市的软环境建设,特别是政府的服务效率,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见效,而是需要花更大力气、更多精力才能奏功,然而,它给城市留下的必将是一笔永不贬值的财富。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