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国务院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查处房地产企业的违规行为,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已经要求银行禁止对囤地捂盘的地产商发放新增贷款,查处其重复抵押问题,对78家退出地产的央企非在建工程不予授信,监测查处贷款违规流入股市、房市。(3月27日《新京报》)
事实上,今年2月份工商银行就已经对开发商“动刀子”了,不但明确对囤地捂盘的开发商禁止发放新增贷款,而且还要收回已发放贷款。银监会对囤地捂盘开发商的“封杀令”究竟能否击中要害,值得关注。
开发商的要害之一是土地,之二是资金。一些开发商之所以能够囤地捂盘,就在于背后有资金支持,一旦严厉禁止银行向囤地捂盘开发商发放贷款,甚至收回已发放贷款,对开发商形成打击是必然的。问题是,“金融封杀令”究竟能产生多大杀伤力。
要打击违规开发商,首先要认定开发商是否存在囤地捂盘行为。现在的问题是,商业银行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认定一个开发商是否存在囤地捂盘行为,只能根据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的黑名单。现实中开发商的囤地捂盘行为,真正被有关部门查实的例子非常少。如此,“金融封杀令”的处罚依据何在?显然,如果监管部门不能把囤地捂盘开发商揪出来,“金融封杀令”就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
然而,即使监管部门能把囤地捂盘开发商全揪出来,基层银行就一定愿意对开发商“动刀子”吗?房地产贷款在银行眼里是贷款中最优质的部分,开发商通过囤地捂盘获得高收益的同时,银行也能从中获得不错的收益。因此,“金融封杀令”要想达到实际效果,解决开发商与部分银行“穿一条裤子”的关系也很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各地监管部门不积极查处开发商囤地捂盘,银监会的措施再严厉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银监会必须要与各地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囤地捂盘行为,把畸高的房价拉下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