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他发现某石油公司开展的加油换积分活动,想要获得一台GPS,车主得加满70万升油,然后以100公里时速昼夜不停地开满7万小时,也就是700万公里,这样才有希望拿到礼品。而按照常规,到他孙子那一代估计都没啥指望。
这个真实的笑话,清楚不过地揭穿了时下各种积分兑换活动的实质。这些形形色色的积分兑换活动,不外是拿出些许甜头来招徕顾客。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这丁点儿甜头也大多是从消费者那里赚来的。可就是这样,许多消费者为了换积分,还在口袋里揣着这样那样的积分卡、贵宾卡,看着都累得慌。
这还不是最损的商业把戏。如今往往是这样,要换积分没问题,但你得先往卡里充值;还有的是先充值后消费可换取更多积分。这等于先把自己的钱付给商家,回头再慢慢消费。商家会告诉你,反正都要消费的(比如上超市买东西),充值消费换积分,何乐而不为。这在道理上当然没错,但这样的话消费者也就掉进了一个无形的商业陷阱。先充值后消费的问题,不仅是让人更容易乱花钱,还在于这种模式缺乏必要的消费保障。想想看,如果这家店倒闭了,你会拿得到索赔吗?
在我所住的小区附近有家美发连锁店,每次去理发,服务员、理发师都很热情地推销贵宾卡,说是充多少钱就可以打五折。有一次,“内子”跑去烫头发,又遇上了此种推销。盘算半天,还是掏钱办了卡。可最后才发现这张卡除了理发,其它服务都用不上。
这下好了,为了这张卡,全家人不得不轮流去消费。几个月过后,这家店却突然易主,开的也是美发连锁店。老实说,原先那家店还有点“良心”,没有就这么跑掉,而是和新开店谈好,原来的卡还可继续消费,但有个条件,不管卡里还有多少钱都必须一次用光。结果,丈母娘那天花几百块钱烫了个头,这才把卡彻底用掉。几天后,她嫌弃发型不好,又到别家花钱把头给烫了回来,你说冤不冤?
之所以发生这一切,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和商家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对等的。特别是在一个诚信体系不完善的社会,一旦钱在对方手中,对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种消费方式本身可能没什么,根本问题就在于这在当前缺乏相应的、有效的交易规则和监督。也因如此,无论是为了显摆身份,还是贪小便宜,到头来都很可能掉入类似的消费陷阱。这里头的道理,对于各种先充值后消费的贵宾卡、会员卡、积分卡等促销行为都一样管用。
信用卡和充值卡简直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两大商业魔鬼发明。前者是先把钱借给你,后者是诱人先掏钱后消费,二者目标都在于掏空人们的消费能力以及潜力,在客观上大大刺激了个人和社会消费。抛开其中利弊不说,对个人来讲,实在有必要就具体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时下都把滥用信用卡的消费者称作“卡奴”,同样也要警惕这些形形色色的充值会员卡,小心成为另外一种“卡奴”。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