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到“长三角”乡村调研,与当地村干部、商人、村民和外来菜农进行了座谈。他们详细介绍了当地经济的特点、地方习俗、文化建设等情况。结合所见所闻和多年的科研经历,我们对长三角富裕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来的问题有些新的思考。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在农村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调研地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灯具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以灯兴镇”产业联运战略发展。调研中了解到,灯具城一些商户年净收入高达400万元,总资产超过千万元,而村上普通家庭的收入只有3万元左右,特别是安徽、江西等外来人口生活更为贫困,他们以租地种菜为生,年收入不超过2万元。这些外地来的菜农没有房子,居住条件、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情况极其恶劣。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都比较侧重于工业发展,政策上重乡镇轻农村,加上农民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差别较大,农村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在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这样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在访谈中了解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缺乏专项的财政支持。“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和体现,而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镇离不开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农村相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来说,农村文化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是,从和村干部的访谈中了解到,作为村一级的地方组织缺乏自主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常态的机制来保障村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这将难以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落到实处。
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靠近城市的郊县农村。农村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建设向城镇化方向发展,过于注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化和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给农村经济本有的传统精神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环境古朴、民风淳厚的农村被取而代之的是欧式洋楼,宽敞的水泥村道。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农村传统文化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新的一代农村居民走进城市,已经失去了与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带来的是农村文化、风俗习惯等发生剧烈的变化。经过长期积淀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民间美术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生活在新农村的村民已经不再和土地有直接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土地的互动已经断裂,而这种由千百年来与土地紧密联系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民间文化、习俗等将得不到有效的传承。新的文化没有建设起来,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转型中的农村会出现文化断层。
在和当地农民交谈中了解到村里的环境很少有人来管,环境问题很严重。宽敞的水泥村道,村道旁养殖场、工厂密布。以前可以在河里洗菜捉鱼,如今竟是杂草丛生,水面上还漂着垃圾。
村里集约化畜禽养殖迅速发展,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通过非常廉价的劳动成本和廉价的资源环境成本,来实行工业化。在经过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功后,要积极治理农村环境问题,从新农村环境治理这一“二次革命”,“河水清清可钓鱼时”,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算是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志。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精神文化消费极度匮乏。工业化使农民失去了与土地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土地的互动已经断裂。新的文化没有建设起来,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转型中的农村会出现文化断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要政策上扶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向文化消费的主体角色的转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审美价值,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们内心和谐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