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两方面探究 “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2009年11月16日 06:50   来源:西安日报   罗亚萍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自身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凸显。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从1996-2008年分别为93.7%、97.1%、76.8%、79.3%、82.0%、90.0%、80.0%、70%、73%、70%、72%,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似乎有悖经典理论以及人们的常识。这种现象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巨大的浪费,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负效应,例如“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的蔓延,进而阻碍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破解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要搞清出现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两个。
    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劳动力需求增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深入,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迅速崛起,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实行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对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低水平和重复建设的产业实行坚决的压缩。在国有经济压缩的同时,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等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沿海一带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在“无工不富”的口号中,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低技术水平的投资,形成对低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实行对外贸易的扩张,从改革开放早期的“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到沿海地区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1992年以后我国的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同时,我国也接纳了大量国外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资投资于我国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外资在我国即使是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我国,其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目前,我国的外资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如家电、计算机、数码像机、汽车、电子设备等,仍然是主要承接零部件组装、来料加工、引进流水线生产等,这样势必形成对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因为流水线作业只需要从事简单重复性操作的劳动者,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从而相对降低对较高文化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目前我国的复杂劳动者——大学毕业生相对与产业结构低层次化的现实需求,相对过剩,超过了市场的需求。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论是简单劳动者还是复杂劳动者,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在资本所有者那里发挥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劳动力商品才能创造价值。马克思在论述商品价值量决定时还指出: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前提,是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没有超过社会对该商品劳动时间的总需求。也就是说不论是简单劳动力商品还是复杂劳动力商品都不能超过社会对该商品的总需求量,一旦超过就如同普通商品过剩一样,无论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功能多么优良,价格多么便宜,其在市场上就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复杂劳动力商品虽然是优质的劳动力商品,但是生产复杂劳动的劳动时间不能超过对生产复杂劳动的社会劳动时间总量,一旦超过,就会表现为复杂劳动的供给总量超过社会资本对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就会造成复杂劳动的过剩,进而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为复杂劳动者在教育和培训上花费了更多的价值以及更长的时间。
    教育结构失衡导致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
    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衡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教育结构自身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大学教育规模和高中(包括职业技术)等中等教育规模的比例失衡,导致我国低学历和低技能劳动力的比例增多,增加了低年龄劳动力的供给。根据200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统计,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下学历劳动者占到了81.5%。其中在我国16-19岁的就业人口中,只有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占88.9%。根据胡鞍钢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15-19岁青年人口就业比重过高。1994年日本15-19岁人口的就业比重为4.6%,就学比重为62.1%;18-19岁人口中就业比重占31.4%,就学比重为62.1%,而我国1995年15-17岁的人口就业比重高达41.27%,比日本高出37个百分点,就学比重为48.23%,比日本低45.6个百分点;18-19岁人口中就业比重占73.3%,比日本高出4.09个百分点,就学比重为17.98%,比日本低44.1个百分点。我国2006年就业人口中,16-19岁人口占4.3%,就业人数是3285.2万人。如果我国通过延长教育时间,降低该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一半的话,全国的劳动就业供给量可以减少1600万人口,而减少的这1600万就业人口是减少了全国低学历、低技能就业人员的比例。我国的大学教育规模扩大,恰恰是在我国没有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出现大学毕业生规模,相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来讲,有所超前。换句话讲,就目前我国的人均大学生数以及大学毕业生数与我国总人口的比例来讲,我国的大学教育规模还远远不够,但是相对于我国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12年义务教育之内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来讲,大学教育规模有所超前。
    以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技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结构变化为例。从1994-2007年,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在不断上升的同时,技术学校的数量在不断下降;与1994年相比,2007年我国技校的数量下降了32.4%,而同期普通高等学校的数目增长了76.7%。从1994年到2007年技校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79%,而同期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603%,高校毕业生增长率是中技毕业生增长率的7.6倍。技校毕业生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比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
    二是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兹的研究证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权重的变化;一国的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加工水平向深加工水平演变。而我国的产业结构目前仍处于初级化阶段。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为: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偏大;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为主;出口产业结构以加工贸易产业和轻纺产业为主出口增长主要靠数量扩张。根据这种产业结构,我国所需要的要素秉赋结构,即大学毕业生和中学(包括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或者称为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应该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比例。国外学术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研发的技术只是考虑到发达国家的要素秉赋结构的最优使用,因此,即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同等的获得最新的技术,由于要素秉赋结构不同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技术和本国要素秉赋结构的不匹配还是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产出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在目前的产业结构下,效仿发达国家在教育结构中大幅度提高熟练劳动力比例,即大学以及大学以上劳动力的比例,相对或者绝对降低非熟练劳动力即中学(包括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的做法,是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
    三是教育结构与我国二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匹配。在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我国的第二产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占第二产业中的产值比重在2004-2006年分别为70%、68.8%和69%。制造业占第二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在2004-2006年分别为70%、60%和60%。第三产业中是以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为主,其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例在2003-2007年分别为20.2%、19.5%、18.9%、18.5%和18.2%,其中在这些行业中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含量不高,对劳动者的学历要求也比较低;而在第三产业中以金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为代表的技术与知识含量较高的行业,虽然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但是我国的这些行业并不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些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在2003-2007年分别为:11.2%、11.2%、11.1%、11.2%和11.6%。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与教育结构处于错位状态。可见,我国当前的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力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不匹配,进而出现1994-2007年阶段,大学以下学历劳动力(包括职业中学)对城镇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而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劳动力增长对城镇就业促进作用降低的结果。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