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薄薄”(图)

2009年11月14日 07:51   来源:西安晚报   文/杨国栋 图/罗琪

 

    浙江省桐乡市太阳湖小区的住户偶然间发现自家天花板渗水,觉得楼板可能存在问题,经桐乡市建设局质检站测定,楼板厚度仅为7.9厘米,而设计要求为12厘米。但开发商说楼是合格的,这只不过是瑕疵而已。

    面对业主的质疑,桐乡市建设局一位副书记称:“建设局验收就等于是‘走程序’,开发商自己验收,自己提供数据,送到我们这里来是备案。”但就是被视为“走程序”的备案过程,建设局也没有严格把关。

    这一事件再次给现有的房屋验收制度敲响了警钟。2000年建设部出台相关规定,商品房验收由原先的综合验收制改为备案制,开发商只需备齐相关文件,提交给政府,备案后即可向业主交房。而在备案制下,监管工程质量的重任交给了监理公司,但开发商出钱请的监理公司不可能与“雇主”唱对台戏,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基本形同虚设。而负责房屋质量监管的质监站一旦被开发商的糖衣炮弹所击中,就可能连最简单的备案工作也会马虎应对。监管部门习惯于走过场、“走程序”,房屋质量自然无法指望,也难怪“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会层出不穷了。

    因此,弥补现有房屋验收制度的漏洞已是当务之急。监理公司不能直接由开发商聘请,应由主管部门指定或抽签产生,其报酬由主管部门视监管质量发放(开发商交由主管部门代发);对出现房屋质量问题的开发商,相关部门决不能手软,不仅要给予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者还应逐出房地产市场;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也应推行问责制,如此方能重振消费者信心,让房屋质量问题不再成为困扰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