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0万举报排污奖无人领”的猜想

2009年11月13日 06:56   来源:西安晚报   ■曹林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可云南昆明为鼓励排污而设的80万元重奖,一年来却无人来摘这个奖,这是云南昆明副市长在该市加强整治违法排污行为动员大会上透露的:为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打击违法排污的积极性,昆明市政府今年特别设立了80万元重奖,可到现在这笔奖金还没有人领。(11月12日《云南日报》)

    说设立了80万元重奖无人领受,副市长可能是想借此表达两重意思:一是表明为了打击违法排污舍得投入,设立了巨奖;一是对80万元巨奖之下无勇夫摘奖表示惋惜,看来公众在打击违法排污上还是缺乏参与热情。80万元巨奖何以无人领取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其一,可能是在排污举报上设立了太多的门槛,这些门槛让公众望奖兴叹。不知道这个排污举报奖要不要求举报者必须实名,反正我知道不少地方在反腐举报上是要求公民必须实名举报的,比如近来重庆某区就明确要求实名举报,实名举报查证后才能拿到奖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门槛,增加了公民的举报风险。就拿排污来说,敢违法排污的一般都有着背景——面对一些霸道的排污企业,甚至连管不了的环保官员都只能匿名向上级举报,一般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即使昆明没有设置实名举报门槛,但在既有的举报人保护制度下,公众对能否保护好自己充满怀疑。毕竟,公众见到了那种举报信流到了被举报者手中、被举报者当着举报者念举报信、举报者遭受打击的场景,这个险实在不敢冒。

    其二,可能是对排污治理诚意心存怀疑,害怕这只是一种作秀的姿态。官员雷语“经济越发达水越黑”即是明证,“边开宝马边喝污水”的现实也是明证,难以切断对“不污染无发展”的路径依赖。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排污企业的势力过于强大,与政府玩起了反打击游戏,既然政府以重奖鼓励公众举报排污企业,排污企业也可以以更高的价钱让知情者“封口”。这并非胡乱猜想,现实中发生过这样的情况。2005年媒体曝光,广州潮汕地区曾依靠“悬赏举报”方式打击制假售假活动,但不是制贩假货活动得到有效抑制,而是打假行动陷入更荒唐的境地,专以举报为生的“线人”被制假者收买,转而靠制假者提供“封口费”生活。

    不排除重奖排污举报中也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毕竟,“重奖鼓励举报排污”诉诸的是金钱的刺激,而这种逻辑是非常脆弱的,既然政府可以利用,排污者为什么就不能利用呢?这样的话,排污奖无人领取就很正常了,人们都到排污企业那里去领“封口费”了。这就是看起来很诱人的“有奖举报”之脆弱所在。

    金钱不是万能的,重奖不是万能的,80万元重奖无人问津,在吸引公众参与打击排污上,该反思这一制度的缺陷所在了。(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