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房企百亿囤地对楼市的影响

2009年07月16日 06:53   来源:工人日报   余丰慧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10大上市房企土地储备金额环比增长74%。其中万科、保利、金地、华润四大上市房地产企业共新增土地11幅,金额达到107亿元。(见7月14日《上海证券报》)

    目前,很多地方房地产市场火热火爆。从土地市场看,2007年的“地王”现象重现,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造就“地王”的多是国字头开发商。6月下旬,在北京,先有成都中泽摘走奥运村乡“双料”地王;随后中化方兴创造北京地王的“新纪录”;在上海,当地国企绿地集团拿下“今年上海最贵地”;在广州,广州城建集团竞拍下今年的广州“地王”,溢价高达154%。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其它城市的“地王”也频频出现,甚至出现了“区县地王”的新称呼。“地王”的出现时间频率和刷新速度,都超过了2007年。

    国企不断刷新“地王”,大型房企争相购地囤地,一条“高调买地、提价卖房”的轨迹就勾勒出来了。大型房地产企业和国有房地产企业买地、囤地,垄断未来楼市资源,再以不断的房价上涨消化土地成本,最终导致房地产资源越来越多地向大型企业集中。可以说,在这轮房地产上涨中,国有房企和大型房企扮演了重要角色。

    国有房企和大型房企创造“地王”的底气和实力,除了来自企业本身的长期积累和规模实力外,更来自“国有”和“大型”这个头衔。在这轮宽松货币政策指导下,信贷投放突破了历史水平,仅上半年就达到了7万多亿元。而在这次信贷大投放中,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是银行的宠儿,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这些国有房企和大型上市公司利用银行贷款买地、囤地,造就了“新地王”的出现。

    “地王”必然推高房价,这毋庸质疑。高房价的最终负担者是购房人,是买房者来消化“地王”创造者的成本。反过来,高房价必然引诱开发商创造更多“地王”,刷新“地王”纪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

    当前我国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企稳迹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如果不严格监控信贷资金投向,随意允许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以创造一个又一个“地王”,进而推高房价,只能给社会带来不利因素,甚至酿成某种风险。希望国家出台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责任编辑:胡可璐)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