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超越凯恩斯主义
2009年05月28日 07: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林毅夫
[
我要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打印本稿
]
评新而论
·
中经评论:打通交通物流“筋络”,激活西部发展动能
·
“李子柒现象”诠释“内容为王”
·
智能客服“听不懂话”的背后是目中无人
·
中经评论:打通堵点卡点,降低物流成本
·
别在以旧换新上动“歪心思”
·
让“生力军”实现新发展
“经”点热评
·
期待新能源汽车“下一个里程碑”
·
诚信经营才是直播间流量密码
·
“条条链接通广告”何时休?
·
“双11”上架大国重器 激发创新热情
·
“防毒面具”也敢造假?!
·
强化“码”上监管 守护好百姓“看病钱”
●各国采取干预措施效果不佳
●任何国家无法独立应对危机
●过剩产能累积影响实体经济
●本币贬值不能带来出口回暖
艰巨挑战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正面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甚至可能演变成人道主义危机。在此,我的主要观点有三。
第一,尽管危机源自金融部门,但当前的真正挑战来自累积的过剩产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解决此问题,经济就会有“螺旋式下降”的风险,危机也有可能拖得更长。
第二,尽管危机源自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减少贫困及其他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可能受到损害。
第三,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政策。但是,我们也应当超越凯恩斯主义,超越国家界限,即帮助发展中国家,从而让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走出这场危机,并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更好的基础。
此次危机前,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历了持续6年的经济繁荣。危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2001年就已开始酝酿,之后,美联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又导致流动性过剩,促成了美国房地产和股市投资大量增加。伴随金融业监管放松带来的金融创新,房地产市场繁荣逐步演变成资产泡沫。在缺乏监管的条件下,大量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不断被创造出来,最后终于撑破泡沫,酿成金融危机,市场随之崩塌。
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政府反应迅速,果断地为金融部门提供援助。然而,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为什么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干预措施,情况仍然越来越糟?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已经逐步演变为产能过剩引致的实体经济危机。2002年到2007年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现在已经转变为生产能力。而危机使家庭财富骤然缩水,家庭不得不减少消费,产能过剩问题于是浮出水面。
一旦产能过剩,经济就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危机使企业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投资需求下降,一些企业会破产或被迫裁员。这反过来又威胁到工人的收入和工作保障,因而他们设法减少开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减少,生产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于是,金融部门状况也会因“有毒资产”和不良贷款的增加继续恶化。经验研究表明,这种产能过剩可能会对企业的利润、投资,以及工人就业、工资水平和消费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过去,当类似情况发生时,某些国家还可以用本币贬值、促进出口的方法,摆脱经济衰退。但现在是一次全球性危机,本币贬值不能带来出口回暖。因此,除非我们能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否则,衰退的时间将很漫长,对所有国家都会造成严重伤害。
虽然发达国家正经历急剧的经济紧缩,但发展中国家更为脆弱。而且,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它们都更可能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率下降,再加上原本就很高的贫困率,将使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家庭高度暴露在危机之中。同时,政府有限的制度回旋余地和财力,也使其缓冲措施捉襟见肘。
金融危机爆发时,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其金融部门没有完全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但现在,危机已进入第二阶段,实体经济问题已经显现,发展中国家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从根本上说,这场危机是近80年来第一个全球“同步”的危机,任何国家都没有独立应对的能力。现在需要的,是各国果断且协调一致的合作与努力。一般而言,处于产能过剩中的投资与消费很难被货币政策刺激起来,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协调一致的财政刺激计划。虽然许多国家也都实施了重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但外部需求的急剧下滑,使一些财政政策(如减税和补贴)的效果并不显著。
我对发达国家有一个请求:请把你们的资源投资在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助人,也可利己;不仅解决短期问题,也为未来可持续的、共享式的增长奠定基础。我们不应错过这个机会。
(作者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毛雅谊)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中经评论
|
中经天天评
|
网言众议
|
经点热评
|
理论前沿
|
声音
|
经济学人
|
经济眼
|
观察家
|
专题
商务进行时
·
“告不倒”的嚣张气焰
·
“大师们”最近有点烦
·
该不该拒绝"熊孩子"?
·
美国官员嫖妓如何处理
声音·
voices
·
企业家注意自我更新,反省当前环境,该...
·
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事,不会向...
·
40年后,我们是不是还存在这个世界,不要...
·
他们又传要弄死我。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
·
办个准生证涉及部门有8个,盖13个章,办理...
·
评价一个城市主要看房价,房价越高城市...
·
策划事件的动机是想借此事自我炒作,想...
·
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
经济眼
·
奶粉肉毒杆菌事件,我们该反思什么
·
官员职务消费可先治标后治本
·
将“不落腰包的腐败”关进法律笼子
·
规范职务消费须靠公开透明
·
数据昭示经济回暖 A股奏响资金入市进行曲
·
美国难以如期退出量化宽松
·
审计风暴给地方债“套上缰绳”
·
读懂“小草顶起巨石”的市场逻辑
媒体言论
·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跃点”
·
燕赵晚报:银行拖延降刷卡费暴露垄断本质
·
北京晚报:应设立全国重大节日公路免费...
·
环球时报:确立做强技能的价值观激励中...
·
环球时报:"10·5"案受审 湄公河见证跨...
观察家
看图说话
学校给小学生发卫生巾
南京千万元狗墓
理论前沿
·
林毅夫: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
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
以包容持续高效发展推动实现中国梦
·
下半年外围流动性中性偏紧
·
经济最大问题是收入分配改革未起步
·
补库存驱动经济企稳或难持续
·
经济稳定是中国产业额外竞争优势
经济学人
·
马光远:惩罚金饰品价格垄断
·
曹凤岐:须防范利率市场化后的风险
·
傅云威:恒天然合作社模式
·
韩昊英:规划能承受城市化之重任吗?
·
陈道富:当前货币金融运行
·
蒋寒露:保德信看好下半年全球股市
·
吴杭民:退钱难治吃空饷
·
方烨:下半年投资可望温和提速
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
大国之重@共同富裕
·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