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9年03月07日 06:45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 华昕
    温总理在《报告》中除了强调保增长之外,还提到调结构和重民生的重要性。同日公布的4万亿投资的最新构成也有所调整:基建投资比重有所降低,从18000亿降至15000亿;而促民生、调结构支出比重上升,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从2800亿上升至4000亿,医疗教育从400亿大幅增至1500亿,自主创新从1600亿增加至3700亿。

    《报告》指出今年政府将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社保方面,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教育方面,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教育投入。医疗方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将促使美国改变长期以来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的经济发展模式。信贷泡沫的破裂和消费领域的去杠杆化,使得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增加储蓄为自己提供更多的保障,个人储蓄率很有可能从0%左右回到长期储蓄率6%至10%的正常水平;同时消费占GDP比重将从72%下降至65%左右的水平。因此原本依靠消费拉动的美国经济的复苏也将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而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状况更糟,复苏也更遥远。

    基于发达国家经济的深度衰退和外需疲弱,中国最近几年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也不得不改变。启动内需,特别是消费是必然的选择。由于中国社保与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使得居民消费意愿不高,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不足50%,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不足15%,也远低于欧美国家的近100%。因此,中国在促进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有很大的空间。

    原来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主要集中在基建及相关领域的投资,预计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只能维持1至2年。因此,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将取决于国内消费的启动。政府已对此已有充分的认识,前期出台的七项扩大消费政策将有助于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城市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这次推进社保、医疗、教育等改革,有助于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储蓄率,拉动消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和中长期增长。

    另外,政府还鼓励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在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方面,国家将加大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力度。这方面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将达到1461亿元,增长25.6%,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3G、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行业是国家资金扶持的重点。技术创新将极大提高生产率,这是保证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随着政府经济转型决心的加大,中长期来看,内需和消费将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中国经济将实现与欧美经济一定程度上的脱钩。经过此轮世界经济大调整,中国在全球经济的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