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吸引力首先来自于有更多的就业、提高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
?在城市发展中,新本地人和准本地人,是两个很值得重视的群体
?城市原有制度,应该在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性调整
建设城市的目的是为了让城市里的人们生活得更好。只有让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人能够安居乐业、各尽其能,只有不断提升城市里人的素质,只有不断引进并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城市才有生命力,才有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城市有吸引力,并能让城市里生活的人有较强的归属感。
城市吸引力首先来自于有更多的就业、提高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调查数据表明,人们对城市生活消费和服务的满意度在各方面的评价指标中是最靠前的,而在最企盼的各个选项中生活便利度排在倒数第一。人们最企盼的是提高收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排名靠前。这说明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再是仅仅因为向往大都会的繁华而涌入城市,而是因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机会。
曾几何时,城市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商品和服务的丰富以及生活便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通的便利,以及各地城市建设的同质化,生活消费和服务在城市吸引力构成中的权重日益下降。
因此,城市吸引力的提升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商品的丰富和一味的硬件建设上,而应该着力于增加就业和个人发展机会,着眼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增加机会是一方面,机会均等是另一方面,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一个城市存在较多的歧视性政策,不仅妨碍人尽其才、各尽所能,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也必将减弱它的吸引力和人们对它的归属感,影响城市持续发展。
现行体制的户口身份制度,对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构成一定影响。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是否拥有当地城市户口,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的多个方面;而另一个户口壁垒——非农户口与农业户口,虽然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余威还在。户口制度对人们的居住、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子女教育等形成壁垒,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调查表明,城市中的高学历者和高收入者,有不少是新本地人,更多的是连本地户口都没有的外地人,而他们正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外地人中已经在当地城市购房者,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度很高,缺少的仅仅是一张纸——本地户口,但就是这张纸,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户口制度施行已久,牵一发动全身,需要谋定而后动。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因循守旧,不进行制度变革的准备和探索,更不等于不仅不去弱化它的不合理作用,反而为了短期需要而强化它的不合理功能。
在城市发展中,新本地人和准本地人,是两个很值得重视的群体。前者学历高、收入高、期望高,但在所居住城市时日尚短,调查表明多数还未在当地购房,不满足感较强。后者已在所居住城市拥有自己的房产,调查表明他们收入也较高,虽无当地户口,对所居住城市的归属感却很强。
假以时日,更多的外地人会成为新本地人和准本地人。城市管理者在致力于全体居民享有公平待遇的同时,要关注这两个能力比较强的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社会结构变了,制度也需要变化。城市原有的制度,应该在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在北京,若干年前非本市户口是无法进入本市高中上学的,现在这个藩篱已被打破。城市管理者应以此为例,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在中小学教育、就业、居住、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度,避免歧视性政策,努力营造提供更多个人发展机会的城市制度空间。
享受中小学义务教育尤为重要。30岁至40岁年龄段的人们,事业有成,多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或创业已经步入正轨,他们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而此时他们的子女也到了入学年龄。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上做到对本地人与外地人一视同仁,会使这些城市建设生力军免除很多后顾之忧,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本地人和外来者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角色转换和身份变化问题。这不仅仅是对外地人的,也是对本地人的。城市管理者应该通过制度的调整和宣传引导,努力让城市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家园。
(作者单位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