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原创评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西方“双重标准”的良心拷问

2011年01月13日 10: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春华秋石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良多(Duo-Liang Lin)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随后在互联网上热传并引起中西方网友热议。(新华网1月12日)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既是众多华人一种压抑许久的情感宣泄,更是一串对西方“双重标准”的良心诘问。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东方古国,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等等到西方人熟知的中国丝、茶、瓷,对世界文明史贡献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然而,前进中的中国却屡屡遭到西方的责难和诬蔑。对此,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责难和诬蔑就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反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日益走向强大,经济建设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今天中国正以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不断前行。

    然而,恰恰是那些少数西方“睁眼瞎”,他们要么对中国存有偏见,要么对中国发展进步视而不见,一味地用早已腐烂变质的“冷战”思维和陈旧落伍的意识形态观念来考量中国。中国落后时,他们是讥讽;中国发展时,他们又是挑剔;中国贫弱时,他们是蔑视;而中国日益强大时,他们更多地却是责难和无中生有的攻击。

    多年来,本着和谐共赢的原则,我们踏踏实实求发展,稳稳当当搞建设,实实在在改善民生,中国发展壮大给世界和平进步做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贡献。对这种有目共睹的事实,不予承认、不愿正视、不敢面对,搞臭名昭著的所谓“双重标准”,实际上是狭隘、自负、妄自尊大的表现。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是海外华人对少数西方政客的一声断喝、一记耳光,它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也揭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受到的刁难和不公平对待。期待那些仍然死抱着“双重标准”的西方文人骚客们能够从这篇诗歌中有所发现,有所反省,摈弃双重标准,以客观的视角来看中国,唯此,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春华秋石)

 

诗作原文: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本网评论:林良多教授的诗何以能引起国人共鸣?

 

相关评论:歼20战斗机与一首诗的生存逻辑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