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字,最近被评为“汉语盘点2010”年度国内字第一,由此可见,去年以来物价的不断上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临近春节,在这传统的消费旺季,“蠢蠢欲动”的物价能被控制住吗?这自然成了各界纷纷关注的问题。
新年伊始,温总理冒着摄氏零下25度左右的严寒,走访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的牧民家庭,温总理此次关注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物价问题,并利用此次走访的机会再一次对各级政府喊话,要把稳物价摆在更重要位置。
由此看来,春节临近之际,物价上涨问题不仅牵动了老百姓的神经,也牵动着中央高层的心。最近,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发生冰冻灾害,这加剧了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今天有新闻称广西柳州蔬菜价格受冰冻天气影响大幅上涨。
所以,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环境看,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巨大,物价问题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可以说,目前稳定物价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那么稳定物价,我们目前胜算到底有几何?
依笔者来看,稳定物价虽然压力很大,形势严峻,但总体来讲仍算乐观,毋须过分担心。我们既不可过分夸大稳定物价的困难和压力,也绝对不能对其忽视。只要政府措施得力,应对及时有效,我们必然打赢稳定物价这场攻坚战。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谈到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为2011年稳定物价定下了总体的基调。
2011年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何谓“稳健”?必然意味着央行将在收紧流动性上有所举动。如果说2010年物价的大幅上涨的“罪魁”是央行大量货币超发的话,那么在201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善。
事实上,针对节节攀升的通胀,央行已经频频出招,圣诞节加息、时隔两年后再次调整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自2010年10月以来,央行已经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2011年,预计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流动性会进一步收紧,银行负利率的情况也将得到改进。
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必然在实体经济领域产生一种预期,包括生产和采购等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预期下调,因而会传导到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人们对物价上涨预期的下调将从根本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
从供求关系上看,也毋须为明年因供求关系导致的物价上涨问题而担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商品供求关系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在这轮物价上涨中,粮食和猪肉价格也出现上涨,但没有出现暴涨的情况。这说明物价上涨完全是处于可控的状况,而且国家调控供求关系的措施也取得了效果。
所以,对于物价上涨问题,虽然在输入性通胀、流动性过剩风险等影响下,稳定物价依然形式严峻,压力很大。但是只要我们不回避,不恐慌,及时应对,措施得力,物价必然处于稳定的可控范围。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首先要从心里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比黄金还珍贵”,毋须为此恐慌,因为恐慌心理只会加剧通胀和物价上涨的预期,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诱发物价的上涨和通胀的加剧。(冯兴)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