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城市,开发商捂盘惜售现象仍未杜绝,圈地囤地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保障房资金落实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1月4日《人民日报》)
自去年“国十条”等楼市政策颁布以来,人们对其实施效果期待很大,然而,从目前来看,此轮调控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何以如此?关键还是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不力!
那么,地方政府为何会对中央调控政策执行不力,甚至到处打“折扣呢”?归结起来,主要原因莫过于动力不足、地方利益、土地财政,以及由此换来的好看的GDP和政绩。
说到底,在房价问题上,很多地方政府压根就不想打压房地产,甚至还抱着过去“越调控越上涨”的心态,打算再迎接一次房地产价格暴涨所带来的“甜头”。
依笔者来看,很多地方政府的这种心态非常危险!当立即警醒,迅速改变房产执政的方向和重点,应将房地产作为一个民生行业来予以引导和管理,万不可继续将房地产当作“摇钱树”,继续坐享其成,躺在上面“睡大觉”。
从去年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来看,中央政府对此轮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是有的,如果不把房地产价格调控住,中央政府是决不罢休的。如果明年房价出现反弹迹象,将会有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
从这点上来看,地方政府应该尽早抛弃“越调控越上涨”的“幻想”,尽力在房地产调控上和中央保持一致,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以改进民生,从严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和圈地囤地现象,以抑制房价。
地方政府只有如此行,才是正途!任何阻碍和拖延房产调控的行为无疑是“鼠目寸光”,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房地产而实现崛起和全面复兴的!房地产虽然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但其永远替代不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位。房地产行业只有和其他行业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否则,带来的将是灾难。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能一两个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产业,那么这个地方就缺乏长远发展的牢固根基,如水上“浮萍”一样,再谈未来可持续发展就是空谈。所以,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当大力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以占领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其他地方政府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新兴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当是每个地方政府奋发努力的方向和重点。就调控房地产而言,其本身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民生的一部分,所以各个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对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予以切实的落实和执行,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保障各个行业的均衡发展,才能保障各个地方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地方政府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结构方面有作为,必须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作为,必须要在调控房地产行业上有作为,不能继续把房地产当作“摇钱树”,躺在房地产行业上“睡大觉”,因为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冯兴)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