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菜价保卫战” 缓解民生之忧

2010年11月13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深白

  福州10日开始对大白菜、上海青、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至11日,福州永辉、新华都等6家主要超市的80家门店全部将菜价调至政府指导价之下,4种大路菜的降价幅度两日间普遍达到15%—50%。(中国新闻网)

  就在福州菜价开始下降的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创25个月新高,其中食品同比涨10.1%。CPI和PPI的双轮驱动,致使我国短期面临空前的通胀压力。于是,抗通胀已经成为管理层当下最关心的宏观调控工作。

  面对蔬菜等农产品不断高涨的价格,民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物价上涨的压力。网友“买菜省钱36计”为“菜奴”支招:“避开早高峰,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男摊主比女摊主更好打交道”,“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点菜”……更有网友调侃,“在自家的走廊和阳台种大葱,想吃就拔一根”。由物价上涨而开启的“民生智慧”让人感受到了心酸和无奈。

  从今年年初开始,以农产品为代表的物价就开始持续走高,在消费领域,食品等生活物资价格的上涨,将会波及其他物资供应价格上涨,所以食品价格应是当前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那么是什么因素持续推动着物价高涨? 干旱、水灾等天气因素只会影响一时,不会造成将近一年的物价走高,而供需矛盾也不会存在,菜农并没有从菜价上涨中受益,仔细分析,物价走高的主要祸首还是流动性泛滥。

  不论是热钱的流入还是国内投资房地产资金的逐步撤出,都造成了当下流动性极度泛滥的局面。从国际形势看,受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印美钞6000亿美元造成的国际热钱正在汹涌进入中国。国际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农副产品价格直线罕见走高,已经开始传导到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胀正在加剧,对物价冲击是意料之中和不可避免的。而从国内看,9月份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不免引发人们对货币泛滥的担心。据悉,目前我国的M2是GDP的1.8倍。内外巨额流动性交汇在一起,对物价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流动性泛滥、热钱炒作让农产品价格不堪重负。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加以应对。欣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比如福州实行的蔬菜“限价令”, 包括“实行政府指导价、增加供给、降低批发环节运营成本”等措施,而日前发改委官员也建议,给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应对物价上涨。然而客观的说,这些措施都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但并不是长远之计。

  打响“菜价保卫战”,缓解民生之忧,不能只是运用行政手段“限价”如此简单。应对通胀最为主要的还是货币政策工具,需要合理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积极应对。保持货币流动性的适度、均衡,合理控制流动性;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可以采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多管齐下的措施,把市场过剩流动性吸收到金融机构的笼子里,从而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此外,也要加快建立包括金融、工商、物价等部门在内的价格预警和调控机制,对肆意炒作生活必需品等违法行为给予严惩。当前应密切关注农产品炒作迹象,监管农产品领域资金的游走情况。

  控制通胀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百姓才能摆脱“菜奴”的民生之忧。(深白)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