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薪酬改革如何做到“该高的高该低的低”?

2010年06月30日 07: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子房先生
    国资委昨日召开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科学激励水平,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推进调结构,着力解决收入“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问题,要在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优化分配结构。(6月29日  《第一财经日报》)

    近年来,央企高管天价年薪、垄断性企业高福利水平严重偏离普通行业的问题广遭诟病。不仅央企职工的薪酬相对私企职工而言普遍偏高,而且央企高管的薪酬也是一再向私企高管看齐。打破垄断高工资、规范央企薪酬因而承载了众多民意的期待。

    众所周知,企业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不是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而是靠纳税人来养活的。因此,钱如何花,花在什么地方,如何节约资金使用,应当通过预算来规范和管理。相反,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收入如何分配,应当依据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贡献,按市场化原则决定。

    应当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要使关键岗位、高素质紧缺人才的薪酬水平适当高上去,劳动力市场供应充裕的通用岗位、辅助岗位的工资水平适当降下来,逐步做到个人收入向市场价位靠拢,形成收入差距合理、分配关系和谐的新格局”,就是要打破旧有的央企薪酬分配模式,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机制。  

    那么,若想使央企薪酬做到“该高的高该低的低”,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历来央企薪酬改革都是由国资委主导。不可否认,作为央企的主导部门,国资委主导改革名正言顺,但是由国资委主导,给人老子改革儿子之感,恐怕很难避免“护犊子”的嫌疑。正如有些网友担心央企薪酬改革最终会出现“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情况。所以,国资委可以主导央企工资,但必须吸收民意参与。

    其次,央企薪酬到底是多少并不是很透明。提出改革薪酬体制,确实让人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避免央企高管“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利益驱动,才能不会出现表面上是改革工资,却忽略或遮蔽了最应该改革的地方。

    最后,人们之所以关注央企薪酬改革,无非是因为央企是国企,是全体国民的企业,承担最重要的任务。按理说,央企涉足的行业应是民营企业不愿意去的、门槛高、市场风险大、投资回报慢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行业,而不是利用垄断地位“让自己的人先富起来”,与民营企业争利。所以,央企薪酬改革必须突破现有利益格局,真正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指针。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以行政体制推动的央企薪酬改革,其最终的成效难免缺乏市场化的检验标准。游离在市场竞争机制之外的央企,很难真正抑制对高薪酬的冲动,仅仅靠行政手段根本无法触及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多少改革失败的托词。只有在央企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之后,恐怕薪酬改革的措施才会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最好效果。

(责任编辑:侯彦方)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