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投票权改革 谁是大赢家?

2010年04月29日 06: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子房先生
     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坐上了世界银行的“第三把交椅”,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众所周知,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非正式协议,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其姊妹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欧洲人担任。这两个机构一直作为发达国家的“传声筒”和全球经济政策的“决策机构”,维护其在全球经济版图上的特殊利益。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国家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如今世界正向迅速发展的新多级经济迈进,这两个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机构已经很难作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对于金融秩序发挥指导作用。

    这次改革方案使中国的投票权升到第三位,外媒很多评论都认为中国成为大赢家。应当承认,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林毅夫成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到央行副行长朱民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中国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经济的舞台当中;从G8会议的日薄西山,当G20会议的风云骤起,中国的声音越来越被世界所重视。这次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得到提高,就是认可了中国在全球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

    但客观的说,在美国仍拥有近16%的投票权,独享一票否决权这把“尚方宝剑”的背景下,中国在世界银行会议上多发言几分钟,意义能有多大呢?在这场投票权的博弈中,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减少了投票权,新兴经济体国家增加了投票权,只有美国“岿然不动”。在世界银行渐渐被边缘化、世界金融体系出现松动的情况下,美国成功地把所有国家再次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

    尤其对于坐上世界银行“第三把交椅”的中国,将来要承担的义务恐怕会远大于所获得的权利,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开放金融市场的声调会越来越高。说得通俗点,在世界银行这个美国人的地盘里,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博弈,不输就当赢了。拿中国加入WTO来说,之前有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在“农贸市场”外面做生意,不能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我们进入“农贸市场”之后,才发现这个市场还有一些监管者,他们是制定规则的人,动不动就用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敲打我们。

    面对如今世行投票权改革后,各国对于中国的一片赞扬声,我们更应当保持清醒。与早先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相比,一些国家更愿意通过称赞的方式“捧杀”中国,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是那么醉心于“无与伦比”式的赞扬声……

(责任编辑:李鹏)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