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

2010年10月07日 08:12   来源:杭州日报   

  学习型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体现了管理层发展城市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视角的转移,即从以往的注重外在的、物化的、表象的范畴转向注重内在的、灵魂的、深层的城市发展战略。学习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学习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并且强烈地影响和引领主流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从某种意义而言,学习是引导社会进步、城市发展、个人成长最主要的渠道。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个善于学习的城市,必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城市。今天,杭州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十二五”,任重道远,学习型城市建设必将助推杭州新的腾飞。

  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交通等的中心和枢纽,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不断的创新,而创新能力的增强依赖于先进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学习是获取新知识、提高智能的基本途径,只有将先进文化转化为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思维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杭州应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挑战,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城市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战略选择。

  崇尚知识

  是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本质追求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智能、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提高素质、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更是一座城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动力。杭州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人才荟萃、开放创新的城市,杭州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善于学习创新的传统,“文脉相袭、学养天堂”是杭州的文化承载。人文内涵给杭州以高尚品位,学养底蕴给杭州以超然气质,知识智慧给杭州以卓越眼界,创业创新给杭州以时代活力,学习是杭州历史文化的精髓,更是杭州形成发展优势的灵魂。新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资源为主导,以人才为本的新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老化速度加快,在这种背景下,不论劳动者个人还是组织乃至一个地区和国家,如果不能及时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满足人们需要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E)在关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中所指出:“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崇尚知识的杭州正是在学习中不断前进,不断迎接挑战。杭州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天堂硅谷”、推进“科教兴市”、构造人才高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自己新的发展。

  创业创新

  是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涌现出了许多在浙江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群体,众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全国企业的“排头兵”、“领头雁”和“先行者”,以马云为代表的年青一代企业家,已是全球化、互联网的代言人,是新经济的杰出代表。在致力于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注重高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的氛围里,杭州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初具规模,软件开发业、信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服务业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7.3∶51.6∶41.1调整为2009年的3.7∶47.8∶48.5,经济增长已明显形成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劳动者素质来看,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岗位和就职人员不断增加,知识技术型的劳动投入产出比不断上升,美国管理思想家戴维斯曾经预言:“21世纪的全球市场,将由那些通过学习创造利润的企业来主导”,智力开发和智力投资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杭州适时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构想,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城市能级的转换。勇于创业创新的民营企业、不断更新的知识需求是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社区教育是杭州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石

  自1998年起,杭州市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纳入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工作议程,同时也纳入了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框架。杭州初步建立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社会各界支持、社区自主发展、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独立社区学院的城区社区教育运行模式和依托电大建立社区学院的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模式;实现了“政府推动力、部门协作力、市场运作力、社区自治力、群众参与力”相结合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开放中小学活动场地和其他教育资源,以盘活教育资产、挖掘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育资源等方式,建立了社区教育的网络基地;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多元筹措教育经费,设立了社区教育基金,形成专、兼职和志愿者互补的师资队伍;开展各种终身教育学习活动,如“市民英语节”、外来人员“学习与创业论坛”、“读书会”等,市民在“教育超市”中可自由选择培训学习项目。成立了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提升市民素质工程以及学习型组织、百个职工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推进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

  人文环境

  是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有效支撑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建设健康、文明、精致的人文环境。中国国际动漫节、西湖博览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国内外已享有盛誉。杭州拥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在全国知名度高的名牌大学。目前已形成由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校外教育组成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以及区街个体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至2009年底,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7.4%,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到99.1%;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42.98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3.5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3.58%。杭州的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先后建成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62个博物馆、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群)。形成市县乡三级电影发行、图书发行、文化馆站等网络体系。杭州市工会积极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注重加强企业职工职业道德、技能素质和文化建设,一大批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单位、班组、职工脱颖而出。

  数字网络

  是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科技保障

  信息本身就是知识,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就是一种学习。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贮存、传播与利用创造了新的条件,学习者能够在浏览、搜索信息时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互动与交流,使学习能够更自主、更快乐、更平等、更及时、更有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能为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便捷的条件。作为“天堂硅谷”的杭州,是我国三网合一的试点城市之一,杭州的网络基础和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杭州,云集了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网等享有盛名的电子商务网站;电子政务、各种应用软硬件业务蒸蒸日上;杭州电信宽带用户已超过150万,杭州网民率先进入了“光宽带时代”。这些都为建设学习型城市蓄积了巨大的技术潜能,为各类学习型组织架设了一条信息化桥梁,创建学习网站,传递学习信息,汇聚学习资料,在学习中及时交流与互动,从而开启创新性的思维。网络技术为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了科技保障。

  城乡统筹

  是杭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落脚点

  杭州和全国一样也一直呈现“东强西弱,东快西慢”的发展态势,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现象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所改变,但是差距还是非常之大,如杭州5县(市)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1.5%,而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20.8%。如何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杭州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型城市化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经济格局,实际上把居民人为地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利益集团,市民与农民两种非常独特的身份和待遇,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同时由于缺乏竞争和致富渠道,部分农民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取精神不够,农村贫困化现象难以得到内生性解决。要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满足农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增加和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才能实现农民向市民的根本性转变。学习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有效也是唯一途径,学习既是城乡居民有组织的共同的社会行为,是联结城乡居民的精神纽带,学习也是铸就城市文化,构造现代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美国著名学者英克尔斯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么现代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仿效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制度与政治管理的健全发展,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因而,城乡统筹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落脚点。

  (作者: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