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人们的目光聚焦于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在30周年这个发展节点,将会有哪些动作、哪些改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人们试图捕获更多的信息,从观察深圳入手,感受经济特区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脉动。
8月31日,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集中采访。王荣在答记者问时透露出两层意思,一是深圳一定坚持改革开放,二是深圳一定“特”下去。在谈到转型期面临的问题时,王荣着重提到三个方面:改革动力如何进一步增强;发展方式如何实现根本性转变;社会管理如何实现真正创新。而这三个问题,正是温家宝总理此前在深圳考察时的“点题”。温总理特别提到,深圳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除了权力配置,还涉及社会管理创新,涉及人的自由与解放。而王荣的“破题”,则是“更早地建立起公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建设更为协调的现代化社会、国际化社会”。将公民社会置于现代化社会、国际化社会之前,而且还要“更早建立”,透露出时不我待的迫切感。
人是社会的主角,从早期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拓荒者,到具有国际视野和眼光的开放者,再到现代“公民”,清晰地勾勒出深圳人的发展脉络。深圳经济特区是否成功,不仅以人口规模,以城市钢筋水泥的海拔高度,以GDP贡献,以多少个国家荣誉和国际荣誉为考察指标,更以人的发展为依归。过去人们常说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主要指经济奇迹,速度、高度奇迹,财富聚集奇迹等,而更为重要的考察指标是人的发展奇迹。
奇迹莫过于梦想和自由。当初到深圳闯荡的拓荒者,无不怀揣五彩斑斓的梦想。这梦想,有的是想摆脱过去僵化体制的束缚,有的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比如办公司发大财,或者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梦想点燃激情,才能让城市的高度和速度节节攀升。也许这梦想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如此简单,可这简单的梦想在当年也不寻常。
了解深圳的人应该还记得特区成立不久后的“蛇口风波”。1988年1月13日晚上,蛇口青年与来自北京的三位教育专家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关于“淘金者”的辩论。专家在演讲中把来深圳的人分成两类,一是建设者,二是淘金者。专家肯定建设者的奉献精神,批评淘金者为了个人的利益,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群体价值中才能得到体现,应该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可专家的发言并没有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收获满堂喝彩。蛇口青年反驳说,创业和淘金,不那么容易分清楚。到深圳来为什么不能赚钱?淘金者赚钱既没有触犯法律,又为深圳建设出了力。这顿抢白,让教育专家恼羞成怒,于是把这番话写成内部材料,上报中央和有关单位,说蛇口青年在会上有“明显的错误言论”,由此引起轩然大波。
现在一些人也许不以为意,认为这些讨论只不过是关于个人权利的常识,可每一次常识的回归都要冲破重重阻力。现在回头来看,“蛇口风波”是观念与路线之争,触及底线与红线。专家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想法,这想法形成一道坚固的壁垒。蛇口青年,更准确地说,深圳的拓荒者们,只能凭借过人的勇气和胆识不屈不挠地冲击它,突破它,最终改变并将之塑造成思想解放的风景。
思想解放的成果,是人的全面解放,是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及自由的可能。泰戈尔写道:“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一切社会发展终归要落实到人的发展,“向着完美伸臂”是人类亘古以来的内在需求。此后的深圳人,走过万水千山,视野更开阔,在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里龙腾虎跃,可谓开放者。开放者承续拓荒者的精神气质,从没有梦,不敢有梦,到敢于做梦,踏上寻梦旅程,再到梦想成真,超越梦想,将个人价值融入城市发展。
深圳今天的一切成就,附丽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西方社会在惊叹中国奇迹的同时,也提醒未来中国可能遇到困难。一些知名智库提醒,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也就意味着权利意识的全面觉醒。如果只有消费者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这个社会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久,这是西方的视角。而从自身角度来看,只有在一个公民权利与责任对等的社会,人才有尊严,才能以自由促发展,才能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再次引领改革的风潮,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一系列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优化配置权力和权利的份额,以此激活创造、创新、创意的市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和风向标,“尽早建设公民社会”,再一次造就梦想与自由的奇迹,堪当重任。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