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自我陶醉于“珠江水”、“广东粮”、“粤家电”打遍天下无敌手时代的“文化北伐”幻景,错把经济强势等同于文化领先。今天我们不仅要继续用经济强省的巨大成就来雄辩地证明广东的文化底蕴,更要直接用文化的方式来提升广东的形象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就全国范围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平台。在当年促进广东迅猛发展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逐渐淡化乃至消失的当下,如何创新思路,拓展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摆在广东全省上下的严峻现实问题。因此,建设文化强省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更上层楼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文化强省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做,值得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从不同方面去共同努力。作为文化研究者,作为广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值得重视。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其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专门产业门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新型产业、朝阳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国民素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应当纳入我省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中,应当作为支柱产业来规划、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建设文化强省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广东文化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广东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广东重要的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这两年,广东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根据2009年的统计,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六年名列全国各省市首位,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4。文化产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总资产等,都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的新闻业特别是报纸业,在全国具有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切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喜羊羊和灰太郎》为代表的广东动漫业,无论在创意还是制作方面,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方面,都是全国的典范。这些情况表明,文化产业在我省大有可为。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从体制方面支持其发展。无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等,是现代产业体系架构中的基本方面或主体产业,但如果不把文化产业作为前述产业并列的现代产业,不把文化产业作为单一的、专门的产业门类看待,并将其纳入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其纳入广东现代产业体制之中,则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必要的限制,广东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就会受到影响。
要继续用经济强省的巨大成就来雄辩地证明广东的文化底蕴,更要直接用文化的方式提升广东形象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影响,“广东形象”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历史上南蛮的蔑称姑且不说,就是改革开放后一度喧嚷的广东“文化沙漠论”,也深刻刺痛了广东民众的心,并影响到广东在全国在世界的形象。暴发户、没文化几乎就是某些未必心怀偏见的人对广东形象的不正确定位。我们长期努力塑造美好的广东形象,也曾自我陶醉于“珠江水”、“广东粮”“粤家电”打遍天下无敌手时代的“文化北伐”幻景,错把经济强势等同于文化领先。今天要良性发展广东经济社会,提升广东形象,我们不仅要继续用经济强省的巨大成就来雄辩地证明广东的文化底蕴,更要直接用文化的方式来提升广东的形象,增强发展的后劲,促进广东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宏阔目标,并在文化强省的建设过程中切实提高广东全体国民的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造充满现代精神而又不乏传统情怀、体现中华文化本质而又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良性文化生态,应当是我们努力方向。
至于这两年广东从官方到学界到民间都在关注并扎实努力地铸造广东人文精神,善待知识分子,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等,都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处无需赘论。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