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有关部门负责人13日在北京表示,卫生部拟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模式,为百姓创造更为便捷的就医环境。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办理预付卡1万余张,排队的次数由平均的3次可以减少到1次,可有效节约患者25%-30%的就诊时间。(人民网5月13日报道)
很显然,卫生部是将“先诊疗后结算模式”作为一项创新来看待的,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地进行全国推广。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更应该是医院的一种主动行为,而不应由卫生部这么高级别的部门来进行推动。
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是指在尊重患者诊疗付费习惯的前提下,患者在门急诊诊疗时,可先预缴押金,不必在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待本次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再统一结算。这其实算不上是一种创新,充其量是医院为提高工作效率而对收费环节所作出的一个改进。只不过原来是化验一项交一次费,现在是先交钱,最后一块儿算总账,仅此而已。如果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创新,也需要卫生部这么大的机关来试点,未免有些太浪费人力物力了吧。
为什么“先诊疗后结算”会被当成一种创新?那是因为在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语境下,我们的患者已经习惯了看病排队,看病先交费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而对于市场化条件的医院来说,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先交钱后看病、没钱别看病的冷漠态度。正因如此,才会叫患者看一次病却分几次交费,出现医院一张嘴,患者跑断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恰恰反映的是我们当前医患关系不对等,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对于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诊疗效率是有帮助的,对患者来说也是好事。但对于公众来说,更关心的恐怕还是“先看病后付费”何时才能实现?因为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了,医患关系和谐了,医院不再唯利是图,看病也不再贵、不再难了。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