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端天气看农业减灾的紧迫性

2010年03月22日 11:53   来源:光明日报   郑大玮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受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千百万人和大牲畜饮水困难,经济损失巨大;而去年冬季以来,北方地区却经历了低温、多雪的天气,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当前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联系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灾害,某些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人们痛感加强农业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

  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歉收和波动的主要原因。以旱灾为例,水利部门测算1949年到2001年我国由于旱灾平均每年损失粮食1388.8万吨,占总产的4.68%;损失最多的2000年因旱减产5996万吨,占当年粮食总产的13%。世界气象组织的资料显示,1992至2001年期间全球水文气象灾害事件占各类灾害的90%左右,导致62.2万人死亡,20多亿人受影响,估计经济损失4500亿美元,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65%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和中纬度欧亚大陆两大灾害带的交汇部,多地震与地质灾害;大部分国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旱、涝、冷冻、风雹、热浪等气象灾害频繁;土地和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对气候资源的变化与波动十分敏感;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和人口城镇化中期,农业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农业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群发性与灾害链现象。我国粮食生产具有大致4~5年的准周期波动,大灾之年往往多种灾害相继发生。干旱、洪涝、低温冰雪等灾害还具有复杂的灾害链,其影响可延续到灾害衰减之后相当时期和下游产业。各种自然灾害中,对农业产量和粮食安全威胁最大的是干旱,其次是冷冻与洪涝,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则是洪涝与台风。

  值得注意的农业灾害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利用导致对其亏缺更加敏感。对水资源的超量开采是许多地区干旱日益加重的主要成因,如华北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西北不少河流的上游扩大灌溉导致中下游水源枯竭。对热量资源的过度利用则导致许多地区的低温灾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反而加剧,如华南热带作物的过度北移导致90年代寒害的大发生,北方有些地区使用生育期过长的晚熟玉米品种导致冷害,冬性过弱小麦品种导致冻害,春季蔬菜过早移栽导致霜冻等。

  其次,气候变化使得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南涝北旱态势的发展。如最近十多年发生的1998年长江与嫩江洪涝、1999至2000年的大范围干旱、2006年的川渝高温干旱、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 2009 至2010 年冬的云南干旱和华北低温冻害都是几十年不遇的极端事件。由于东北和华北已取代东南沿海成为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商品粮输出地,自8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粮食减产年都是严重干旱年,而1996、1998等典型洪涝年虽然沿江沿河损失惨重,但大面积农田却因雨水充沛而获丰收。过去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北方的春季,现在扩展到北方的春夏与南方的夏秋或秋冬,并与高温结合使危害加重。气候变化还使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扩展北移,世代增加和重叠。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得有害生物入侵及人兽共患病风险急剧增大,由于农产品贸易量的迅速扩大,国内外农业灾害的影响可以相互波及和放大。

  第四,由于处在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中期,不少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又使得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和农业灾害保险推行困难重重,加上农业防灾减灾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使得农业对于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2003年以来由于国务院狠抓“一案三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我国农业减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业灾害形势仍然严峻,农业减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盲目性。如2009年初由于混淆了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区别,有些地区夸大了小麦旱情,出现了一律浇水盲目抗旱的倾向。对于东北西南部和华北北部的严重夏旱,则因前期多雨玉米长势良好而盲目乐观。“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农谚表明,作物苗起适度干旱蹲苗有利于根系发育,前期多雨恰恰带来了根系发育不良,抗旱能力削弱的隐患。由于对旱情发展迅猛估计不足,导致抗旱措施不力和偏迟。这些事例表明,要实现科学高效的农业减灾,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让农业减灾更加科学高效

  我国农业虽然实现了连续6年粮食增产,但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增加不多,大豆、油料和棉花严重依赖进口,农产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近期由于太阳活动异常偏弱和地质、海洋活动异常,农业自然灾害有可能频发。如何让农业减灾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减灾的各级管理机构。由于农业灾害的特殊性,其它业务部门的减灾业务并不能代替农业部门自身的减灾管理。农业部门主要应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减灾管理,包括产前预防、产中抗灾和产后补救。

  其次,各地应针对当地主要灾害逐级逐项编制应急预案。现有国家和省级应急预案是针对全社会的,在农业生产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的应急预案。

  第三,由于许多农业灾害的孕育期和发生初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除加强现有气象、水文、地质和植保监测工作外,急需建立农田远程灾害监视系统,同时要建立农业部门与气象、水利、地质、民政等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与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以加强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第四,充分挖掘和集成现有农业减灾实用技术并向广大农村推广普及。特别是要研制和推广一大批减灾专用设备和器具,如北方的注水播种机和集雨贮水装置可推广到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2009年初黄淮麦区冬旱期间,绝大多数麦田只是表土干旱,底墒仍充足,只要赶制大批镇压器(碌碡)和耱麦器具就可基本解决冬旱。

  第五,品种抗逆性减退是灾害加重原因之一,急需建立主要作物品种抗逆性鉴定制度并编制品种适宜种植区划,制止盲目引种和跨区种植。

  第六,加强农业备灾,除民政部门贮备的救灾物资外,农业部门应建立种子、饲草、化肥、农药、柴油、水泵等抗灾物资储备制度。种子储备除当地主栽品种外,还要储备一些绝收后改种能成熟的救灾作物种子。

  第七,在全国普遍建立按流域统筹分配水资源的制度和编制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北方病险水利工程的检修,加大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实施力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最后,推进农业灾害保险试点,加大投入,首先在主要商品粮基地全面普及农业灾害保险制度,确保粮食安全。

  加强农业减灾能力建设的中长期措施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业自然灾害新特点,农业减灾的中长期措施应立足于减灾能力建设。

  首先,要根据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与灾害特点,构建我国各主要农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农业技术体系,并向广大农民普及。

  其次,要加强农业灾害机理与减灾技术途径的基础性研究,在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尽快建立国家级的农业减灾重点实验室,建立农业灾害与减灾理论体系。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减灾基础性研究薄弱甚至缺失,导致发生重大灾害时,或束手无策听任减产,或盲目行动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加强高光效和耐旱耐热作物品种的选育。

  第四,制定北方集雨节水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第五,目前我国农业减灾技术和管理人才奇缺,应尽快在重点高等农业院校建立农业减灾专业,并逐步建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培养方向包括农业减灾技术开发、减灾管理和农业灾害保险。

  第六,国内外经验表明,在超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农业灾害保险的常规做法成本高,风险大。要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强集体抗御与分散转移自然风险的能力,积极试验和推广天气指数保险,探索建立农业巨灾保险的途径。

(责任编辑:胡可璐)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