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书声的村子丢了魂(图)

一位老农说,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有了孩子……
2011年09月07日 16: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摄影/写文 本报记者李新玲

    (图)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楼县小蒜中心小学门前。还没有到下午上学时间,几名小学生早早来到校门口等着上课

    自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主要是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小学,把学生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此举目的是让教育资源集中利用。但也因此,全国各地大量村级小学消失,乡村教师加速逃离乡村,一些家庭举家搬迁,村里的青壮年也越来越少。

    一阵公交车的喇叭声,让趴在土坑沿上写作业的薛玉云抬起头来。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她就是和哥哥坐着这趟公交车回村的。奶奶正在昏暗的屋角收拾一堆花花绿绿的塑料瓶子。听到公交车停站的声音,她赶忙扶着房门走出去,她知道公交车停靠车站时乘客常会把空的饮料瓶子扔下车来。

     11岁的薛玉云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楼县小蒜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一家人原本住在离小蒜镇20公里远的曹家垣乡曹家山村,可是前几年,村里的小学被撤并,她只能和哥哥薛玉辉到镇上读书。小蒜镇非常小,一条10来米宽坑洼不平的路就是镇上的主干道,大部分人住在两侧砖泥混合的低矮的小平房里,还有一些人住在镇子背后山上的窖洞里。薛玉云家房子是租的,不足两米高,20多平方米,一个月60元钱。

    妈妈患有精神病,爸爸得留在家里看护。两个孩子的日常吃喝只好由74岁的奶奶照顾。爸爸在家里几亩山地上种玉米和土豆,一年几千元钱收入,供5口人吃饭实在紧张,奶奶平时要在镇子里捡拾垃圾补贴家用。薛玉云的爸爸腰不好,可是为了孩子能读书,他一直在撑着干活。一想起爸爸的话“再累也要供你们读好书”,小玉云眼里就闪出了泪花。

    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到山西吕梁教育扶贫,看到许多农村家庭因为农村中小学撤并而被迫举家搬迁到乡镇或县城边缘租住。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多缺少一技之长。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是免费教育,但这些家庭仍因学致贫。

    在石楼县已经形成了一种单向流动:村里人带孩子到镇上居住上学;而原来镇上的人,一旦孩子上了中学,经济条件稍好些就带孩子到县城周围居住。在小蒜中心小学的学生中,三分之一是因“择校”而从周围山村到镇上来的。这里的许多孩子都显得瘦小体弱,有些孩子脸上长有一块块的白癣,明显的营养不良。一些租住的家庭因为经济拮据,孩子们很少吃到肉、蛋和蔬菜。

    镇上石楼三中的校长兰纪元反映,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孩子到城里上学,进校生也逐年减少。今年毕业的初三年级三年前进校时共有128人,但今年6月份中考时只有50人考试;初二原来有83人,现在只有60多人;初一年级进校生减少到40人。周婷梅是初二的学生,她们班里原来有40个同学,上了两年教室里的桌椅不断减少,现在只剩下25个人。记者在石楼县城看到,几个村里来的男生为了上初中,花100元租了一口县城边上的破窖洞,昏暗的窖洞里脏乱不堪。

    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这一地区的教育扶贫已经坚持10多年了。最初由遍布全国的会员捐款20多万元,在某县的一个村子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可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这所小学目前已经成了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

    记者最近几年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农村采访,看到在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村,村里红砖绿瓦高门大院建起不少,但原有的学校门口却杂草丛生。2006年,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主要是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小学,把学生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此举的目的是让教育资源集中利用。但也因此,全国各地大量村级小学消失,乡村教师加速逃离乡村,一些家庭举家搬迁,村里的青壮年也越来越少。村里没了老师,没了孩子,少了朗朗读书声。一位老农说,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有了孩子。

    当然,教育部门在推行这一政策时,也考虑到农村家庭的实际问题。在许多农村地区,撤并学校是与大量建寄宿制学校同步的。不过,六七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会是怎么样?寄宿条件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这都有待完整的调研数据。据粗略统计,中国有3000万留守儿童,这是他们的父辈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为了生计无奈的选择,而因家门口无学可上让大量农村家庭无奈选择寄宿制,是不是也在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留守父母”呢?教育不能只是学校教育,家庭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人为割裂祖辈、父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生活,文化、习俗必将断裂。

    最近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在今年的学校布局调整中,刚落成不久的浙江某镇上的中心学校被纳入撤消对象,村民悲愤难抑。因为如果该校被撤,镇上仅初中就有多达四五百名适龄的学生要去三四十公里以外的乡镇求学。当有记者前去采访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了晚辈能在家门口念书,不顾体弱与尊严带着100多名村民下跪,希望大家帮忙,让孩子能在家门口念书。记者拍下了村民下跪的场面,照片让人唏嘘动容。随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公开解释,力求解决这一事件。但无论何种解释,何种解决办法,恐怕都无法抹去人们心中“老人为留下学校而跪”的这一幕!

    其实,在教育部门当初出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关政策时,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意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对于低学龄儿童上学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的,要保留、改建一批小学或教学点。”之后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那么,基层在具体落实时,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真的是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让农村学生进城上学“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商榷?在“大国空村”的现象中,学校的因素到底占了几成?

(责任编辑:武晓娟)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