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贵:理性对看待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009年07月26日 00:18   来源:红网   陈庆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24日在北京召开《美元霸权与经济危机》首发式暨世界金融危机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讨会。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王振华在此书中撰文指出,中国有望2018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7月24日中国新闻网)

  中国9年后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无疑令人鼓舞。我要问的是,对此乐观预测我们大可兴奋期待,但更须理性对待。

  我注意到,王振华在文章中说,如果印度和中国都继续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美国、欧洲和日本每年增长率不足2%,那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实力就会发生急剧改变。中国的经济总量会在2018年前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就是,中国有望2018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建立在以“如果”作为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推论。换言之,假设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比如印度和中国都不能实现继续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美国、欧洲和日本每年增长率超2%,结论自然不能成立。

  退一步说,即使2018年前中国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成为现实,也算不上万事大吉,不值得额手称庆。姑且不说中国人多,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龃龉犹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能算世界“国家首富”而不能算“国民首富”。国家统计局早先发布05年GDP达182321亿元之后引起国际舆论关注,中国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但事实上中国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差距约仍为一百年。根据世界银行对04年人均GDP排名,第一位是卢森堡为43940美元;法国和英国人均GDP分别为24770美元和28350美元,在这一排序中,中国仅位列100位左右。

  经济学家表示,国际舆论在观察中国经济指标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人均这一重要指标,而热衷于放大总量指标。虽然中国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却远远落后发达国家,增长速度虽高,经济质量却不甚理想。

  其实,GDP数字大从来不等于国家强大。《大国的兴衰》引用经济史学者贝罗克统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宝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国抢去。但中国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都不被看作大国,直到1950年以后才重新被视为大国。这大抵也是晚清虽然GDP世界第一却屡罹挨打的重要成因和残痛教训。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仍高于日本,约为日本1.9倍至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日本明显强于中国,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力量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抗战初期中国也确实丧师失地。值得玩味的是,1978年中国GDP总量比晚清和民国时代排名靠后,但拥有尖端国防科技中国国际地位显然大大提高。中国一百多年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在世界排名及份额,都未必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更难反映国家的国际地位。GDP统计只是国力对比中一个狭窄层面。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往往比GDP更重要更有用。

  而且,无论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化经济结构,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令人堪忧及与中国GDP持续增长成为经济大国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业已成为全球人才流失数量最大的国家。据《广州日报》7月21日报道,有数据显示,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中国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上以中国经济发展为藉口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几年前就有人预言,说中国经济发展如何独立于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而一枝独秀,甚至有10年之内赶超美国的可能。其险恶用心在于,如果中国真的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则中国就超越了低收入国家水平。在国人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低收入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能享受的优惠待遇将不复存在;假如人均5000美元的高帽是被强加的,我们就更得不偿失,让国际心怀叵测者正中下怀。

  因此,我们固然可以对中国有望2018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抱有乐观期待,然而我们更须要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在对历史进行理性反思基础上实现科学统筹发展,心无旁鹜脚踏实地地把国家建成“大国”,并奋力实现由“大国”量变向“强国”质变的升华,而不是对中国有望2018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类望梅止渴盲目乐观空喊“呜啦”。

(责任编辑:冯兴科)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