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高峡出平湖,长江始筑坝

2009年01月09日 17: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子矜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当我们一说到长江之上宏伟的水利工程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峡工程。其实,在三峡工程立项之前,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已经完成了在长江之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壮举,它就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早在1956年,毛主席就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为国人描绘了一幅大坝拦腰截断滚滚长江的壮美画卷:"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其中"高峡出平湖"一句更成为几代水电人梦寐以求的景象。

    如今很多人都把"高峡出平湖"的诗句理解为毛主席对三峡工程的寄望。其实,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在长江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计划一直在无数人的争论与论证中逐渐夯实,其中的一项议题便是直接在上游修建高坝还是在三峡末端建造低坝。到了1970年冬,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和讨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有关问题。随后,毛泽东批示"赞成兴建此坝"。这年的12月30日,建设葛洲坝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这一天也开启了中国人在长江上修坝的历史。

    在大江大河上修建大坝,进行拦蓄洪和发电,本来就是人类开拓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而在世界第三长河--长江上筑坝,更是前人不敢想象的。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以施工条件差、范围大和工程难度高著称于世。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宜昌市区西部的长江干流上,坝址距三峡出口南津关2.3公里,距三峡大坝坝址37千米,距宜昌市中心4千米,因坝址横穿江心小岛葛洲而得名。这里的江中有葛洲和西坝洲两个小岛,把长江分割成三条水道。

    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二、三江工程包括有泄水闸、二江电厂、三江航道、二号、三号船闸及泄洪冲沙闸,已于1981年基本建成,1985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大江工程为二期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大江泄洪冲沙闸、总装机容量175千瓦的大江航道及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船闸之一的一号船闸、大江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组成。

    1991年11月27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二期工程在湖北宜昌通过国家正式验收。至此,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已宣告全部竣工,全面发挥效益。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3座船闸、2座发电厂房、27孔泄洪闸、3江6孔冲砂闸和大江9孔冲砂闸、左右岸非溢流坝、防淤堤等建筑物组成。大坝全长2606米,坝顶高程70米,设计蓄水位66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两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17.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57亿度。工程规模宏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创造了我国水利水电史上空前的奇迹,至今仍是世界大型水电站之一。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完全有理由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感到自豪,因为它的工程共需开挖回填土石方1.13亿立方米,等于搬走了一座高山;因为它浇灌的混凝土共达1113万立方米,如果说一辆卡车可运5立方米混凝土的话,那么这么多混凝土就需要200多万辆卡车才能运完;因为它所需金属共7.75万吨。这些金属用来造船的话,可造万吨轮七八艘;更因为它是由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建设而成的大型水电站,是实打实的中国制造!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修建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不计其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与三峡工程是它们中最成功的代表。其中最先建成的葛洲坝还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三峡工程的试验坝。试想,如果没有自1970年开始动工修建到1991年底全面竣工的葛洲坝,没有它成功经受1981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考验,如果没有葛洲坝在水利、航运、电力等方面巨大的成就和效益,三峡工程建设议案恐怕很难在翌年顺利地获得全国人大的通过。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