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彩电价格战,市场经济露出曙光

2009年01月05日 1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子衿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在1989年之前,中国的老百姓普遍不了解什么是价格战。经过了10年的改革开放,商品经济逐渐代替了计划经济,开始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不过,这个商品仅限于日用消费品,对于像彩电这样的耐用消费品,在1989年之前,面临的仍然是供小于求的局面。

    1988年,彩电严重紧缺。即便国家给出了指导价格作为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手段,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可现状是,普通老百姓需要用高于国家牌价1倍左右的价格去购买彩电,有时还难以买到——那时彩电是凭票供应的。此外,当时社会上抢购和倒卖之风盛行。一些人利用商品供求矛盾突出的机会,拉关系、走后门,进行倒买倒卖来赚取差价。

    从1958年第一台国产黑白电视机问世到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电视机的生产步伐缓慢而沉重。直到1970年,中国才诞生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而其核心部件——彩色显像管还需要进口。这种尴尬的局面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始终笼罩在中国人的周围。同一时期内,彩色电视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迅速普及,形成了一场电视“革命”。

    与改革开放同一时间点,也就是在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了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在改革开放前10年里,以电视机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从改革开放初期家家想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对彩电的渴望,中国电视机更新换代的节奏在不知不觉间奋力追赶着世界潮流。

    不过,与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完善一样,建立一套完整的彩电产业链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保护民族产业,政策限制国外彩电进口。使用发放票证的手段以应对商品短缺,在当时是普遍的方法。在彩电市场供求空前矛盾的一段时期之后,人们终于等来了一次市场式的爆发。

    1989年,国内彩电生产厂集中出现了引进彩电生产线的高潮,彩电生产厂家超过了200家。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征收彩电消费税。彩电市场顿时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彩电生产厂家库存积压严重。以四川长虹为例,仅1989年上半年长虹就积压了近20万台彩电,占用资金3.2亿,资金出现严重紧张。

    长虹在请示省物价局后,1989年8月9日,长虹进行自行降价活动,每台彩电降价350元。这一行动虽然使长虹积压的彩电一销而空,但也引发了社会上广泛的争议。长虹为此受到“不让涨价你涨价,不让降价你降价”的责难。

    无论争议是否有结果,长虹市场地位由此提升确是不争的事实。从狭义角度观察,1989年8月份长虹在全国范围降价仅可算作一次企业自救行为,但它却在有意无意中引发了中国彩电史上的第一次价格战。这次价格战的直接结果是,50天后,国家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企业取得了对自己产品营销的主动权。这也是国产品牌寻找自身价格定位,形成市场区隔的起步。

    1989年出现彩电价格战有其偶然性因素,如果不是产品挤压严重,资金链吃紧,很难说长虹是否会突破成规,发动价格战。但我们以今天的视角去观察当时,或许看得更加清晰透彻。在那个时段内出现了彩电价格战,必然性因素要远远大于偶然性因素。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获得一定满足之后,精神生活的需求随之发展,电视机是家家户户获取精神满足的主要形式。这就造成了市场需求长期旺盛。经过1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家电产业受市场带动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二者同处高峰期的1989年,碰撞并迅速融合是大势所趋。

    彩电价格战,只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某一个行业的缩影。它所折射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与经济脉搏。当时受到全社会一致关注的彩电价格战,我们在今天看来可能只是一点小火花,不过,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一系列类似的小火花,一点一点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贫穷到富足。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